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一)

四海方荡潏,匡山得三隐。

若人独秀士,逸响露深蕴。

江汉东南流,滔滔未之尽。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名为《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四海动荡、匡山三位隐士独处的情景,以及江汉之水东流不息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远而宁静的意境。

“四海方荡潏”,开篇即以“荡潏”二字描绘出四海动荡的景象,形象地展现了广阔天地间的动态与变化。“匡山得三隐”,接着点出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三位隐士在匡山中独处,远离尘嚣,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这里的“三隐”不仅指具体的三人,也象征着隐逸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若人独秀士,逸响露深蕴”,进一步刻画了这三位隐士的形象。他们如同山间独立的秀士,其言行举止皆显超凡脱俗,内心深处蕴含着悠远的声名与智慧。这里的“逸响”既指他们的名声远播,也暗喻其思想境界的高远。

“江汉东南流,滔滔未之尽”,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自然景观,以江汉之水东流不息的形象,象征时间的永恒与生命的绵延。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更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延续,与前文对隐士生活的描述相呼应,表达了对隐逸生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动荡的四海、隐居的山林、流淌的江河,构建了一个既具现实感又充满哲思的艺术世界,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二)

羽轻鲜知福,地重每贪祸。

有以羲皇民,居然北窗卧。

此意俗莫悟,将非首阳饿。

形式: 古风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三)

长梧有高韵,千载不可及。

五柳遗世名,于今亦独立。

悲哉市朝士,夸竞常汲汲。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四)

子綦委天乐,穷达两已忘。

九歅尔何知,梱也安得祥。

一吟责子篇,千古如相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续黄子温读陶渊明诗十首(其五)

追俗情易合,玩奇当企尔。

柴桑彼何者,高唱屡在此。

县令不俛眉,吾又悲扬子。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