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阳六景(其二)碧鸡秋色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

翠壁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著霜初。

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

却讶维舟湓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明代僧机所作的《滇阳六景(其二)碧鸡秋色》描绘了碧鸡山在秋天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首句“碧鸡西望水天虚”,以碧鸡山为视角,遥望水天一色,营造出一种开阔而深远的意境。接着,“漠漠秋光画不如”一句,将眼前的秋景与绘画相比较,强调了自然之美远超人工所能描绘的境界。

“翠壁烟华摇浪处,丹崖树色著霜初”两句,通过“翠壁”、“烟华”、“丹崖”、“树色”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山石、云雾、红岩以及初霜覆盖下的树木,展现了秋季山林的独特风貌。

“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钓鱼”则通过历史遗迹与当下景象的对比,以及对落日下独自垂钓人的描写,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静谧。

最后,“却讶维舟湓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两句,诗人似乎在想象中穿越到另一处风景,将目光投向了庐山,表达了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赞叹,同时也暗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广阔天地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巧妙融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13)

僧机(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滇阳六景(其三)玉案晴岚

山如玉案自为名,卓立天然刻画成。

白昼浮岚浓且淡,高秋叠翠雨还晴。

阴连太华千寻秀,影浸滇池万顷清。

杖策何当凌绝顶,滇南一览掌中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滇阳六景(其四)滇池夜月

滇池有客夜乘舟,渺渺金波接素秋。

白月随人相上下,青天在水与沉浮。

遥怜谢客沧洲趣,更爱苏仙赤壁游。

坐倚篷窗吟到晓,不知身尚在南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滇阳六景(其五)龙池跃金

路入商山境更奇,玉皇坛畔有龙池。

行逢柳色烟深处,坐看桃花水涨时。

映日金鳞鸣拨剌,含风翠浪动沦漪。

由来神物非人扰,变化云雷未可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滇阳六景(其六)螺峰拥翠

螺峰近在滇城里,下有招提倚翠屏。

雨后光含僧眼碧,云中色拥佛头青。

层崖鸟度开天险,古洞龙潜閟地灵。

自是幽深回俗驾,不须重勒北山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