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持心常近厚,遇事不辞难。
早岁曾攀桂,中年更握兰。
盛名驰海内,素望耸朝端。
尚有清芬在,流光永后观。
这首诗表达了对挚友挽朱枢的深厚情谊和赞美之意。开篇"持心常近厚,遇事不辞难"描绘出挽朱枢为人的诚恳可靠和面对困难时的勇敢不屈。接着"早岁曾攀桂,中年更握兰"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挽朱枢学识渊博和品格高尚的赞赏,"攀桂"与"握兰"都是古代文人的美好愿望,象征着科举考取功名和清廉自守。
中间两句"盛名驰海内,素望耸朝端"表明挽朱枢的声誉远播,甚至传遍了海外,其高洁的品行更是直达天听。这既是对挽朱枢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也反映出诗人对挽朱枢的深厚敬意。
最后两句"尚有清芬在,流光永后观"则预示着即使时光流逝,但挽朱枢留下的美好品质和功绩依旧令人回味无穷,其光辉将会长久地照耀后世。这既是对挽朱枢的肯定,也映射出诗人对于友情持久不变的期待与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深厚的情谊和对挽朱枢无限赞美之意。
不详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吴郡为僚日,如公最妙龄。
众寻归鬼录,独出佐王庭。
道丧思人物,公存尚典刑。
伤哉今亦逝,唯我老零丁。
游刃有馀地,孤忠不愧天。
两朝资弼亮,四海赖陶甄。
身后浮言汹,生前素履全。
他时公论定,史笔看流传。
平步青云上,逢辰亦盛哉。
十年登两地,四见入中台。
独擅调元手,咸推济世才。
如何天不慭,一夕泰山颓。
老去交游半浅深,高山流水独知音。
分携苦未经寒暑,转盼那知隔古今。
联事尚怀时把酒,同朝犹记共论心。
无因执绋西山路,空对东风泪满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