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之益阳道中

导骑迂回出涧滨,青山晓雨细如尘。

摘茶坞口犹含冷,布谷枝头欲送春。

处处桐林花片尽,村村秧水绿针匀。

湘中气候难将息,药裹长随作客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明诗《宁乡之益阳道中》由谢廷柱所作,描绘了行走在宁乡至益阳道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生活气息。

首句“导骑迂回出涧滨”,以动态的视角展开画面,骑马者沿着曲折的小径,穿行于山涧边,暗示了旅程的开始,也预示着探索未知的旅程。接着,“青山晓雨细如尘”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清晨时分,雨水轻柔地洒落在山间,仿佛是细小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摘茶坞口犹含冷,布谷枝头欲送春”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茶园中,清晨的寒意还未完全散去,而布谷鸟在枝头鸣叫,似乎在预告着春天的到来,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处处桐林花片尽,村村秧水绿针匀”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逐渐显现,桐树的花朵已经凋零,但绿色的稻田却一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稻苗整齐排列,如同匀称的绿色针线,展现出农耕生活的和谐与美丽。

最后,“湘中气候难将息,药裹长随作客身”表达了诗人对湘中地区气候多变的感慨,以及长期旅居异乡的无奈。这句话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自身境遇的抒发,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旅途中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状态的反思,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139)

谢廷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发湘阴途中

五月湘阴历万峰,偶因佳节忆闽风。

剥残角黍羔肪白,摘下杨梅火齐红。

蒲草嫩香浮竹叶,海山脆玉出筠笼。

台江最是繁华地,鼓吹喧阗夕照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重九日寓安化分司怀兰谷兄用潘邠老句

满城风雨近重阳,举目江山是异乡。

对景最伤寻菊伴,登高难醉泛萸觞。

霜侵鬓发心空壮,露下蒹葭道且长。

海上南山秋正好,向来三径未应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楼上次西泉

五月山楼风透裳,倾樽独饮胜高阳。

吟当燕幕声相和,坐对鸥波意两忘。

放鹤自称逋老宅,听鹂翻忆谢家庄。

清时谩占幽閒地,还见乘云觐帝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晚抵湘阴

谷口新寒向晚深,湖滨烟火望湘阴。

萧疏游子三秋鬓,寂莫骚人万古心。

落木天风摇水郭,翻波夕照入霜林。

夜来梦绕黄花径,底用瑶琴觅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