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嚣尘不到眼,潇洒似僧家。
风月三千首,图书四十车。
绿垂当户柳,红映隔墙花。
好读天台赋,登楼咏落霞。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向往和对知识文化的热爱。首句"嚣尘不到眼"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疏离,如同僧人的禅定生活,强调内心的宁静。"潇洒似僧家"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中间两联通过"风月三千首"和"图书四十车"的夸张手法,展现了丰富的精神世界和深厚的学识积累,诗人沉浸在阅读的喜悦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浓缩在诗书之中。
"绿垂当户柳"和"红映隔墙花"则是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生动的色彩反衬出读书环境的清雅,让人感受到生活的诗意。
最后一句"好读天台赋,登楼咏落霞",诗人表达了对高雅文学的热爱,以及在闲暇时登高望远,欣赏落霞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诗人追求高尚情趣和闲适生活的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心灵世界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不详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江水接淮水,扁舟去复回。
客程官路柳,心事故园梅。
活计鱼千里,空言水一杯。
石屏有茅屋,朝夕望归来。
边寒客衣薄,渐喜暖风回。
社后未闻燕,春深方见梅。
壮怀频抚剑,孤愤强衔杯。
北望山河语,天时不再来。
渺渺长淮路,秋风落木悲。
乾坤限南北,胡虏迭兴衰。
志士言机会,中原入梦思。
江湖好山色,都在夕阳时。
今日东园会,能为野客期。
乾坤一南北,花木几兴衰。
亭馆经行地,欧苏无恙时。
风流不可见,烟雨谩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