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半死桐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翻译

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物是人非。曾与我同来的妻子为什么不能与我同归呢?自己如同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又像失伴的鸳鸯,孤独倦飞。
原野里绿草嫩叶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住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的新坟。躺在空荡荡的床上,听着窗外的凄风苦雨,今后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缝补衣衫?

注释

阊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
何事:为什么。
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亡,一枝犹在),斫以制琴,声音为天下之至悲,这里用来比拟丧偶之痛。
清霜后:秋天,此指年老。
晞:干。
旧栖:旧居,指生者所居处。
新垅:新坟,指死者葬所。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词人贺铸的《鹧鸪天·半死桐》,通过对往昔与爱人共度的美好时光的回忆,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对亡妻深切的怀念。首句“重过阊门万事非”以物是人非的对比,揭示了时光流转带来的巨大变化。次句“同来何事不同归”直接抒发了对逝去爱人的深深哀痛。

“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运用了象征手法,梧桐寓意夫妻,半死象征着另一半的离世,而鸳鸯失伴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孤独无依的境况。接下来,“原上草,露初晞”借景生情,原野上的草在清晨露水初干,暗示生命短暂,人事无常。

“旧栖新垄两依依”写旧日的居所和新的坟墓,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空床卧听南窗雨”描绘出词人独守空房,只能在雨声中追忆往昔,孤独凄凉。“谁复挑灯夜补衣”则是对妻子生前为他操劳缝补衣物的回忆,如今无人再能续此深情。

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深怀念和生活的孤寂落寞。

收录诗词(875)

贺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

  • 字:方回
  • 号:庆湖遗老
  •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 生卒年:1052~1125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台城游

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

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留连长夜。

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

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

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

樯影落寒沙。商女篷窗罅。犹唱后庭花。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失调名(其二)

风头梦、吹无迹。

形式: 押[陌]韵

失调名(其一)

罗帷映月,玉研生冰。

形式: 押[蒸]韵

尔汝歌/清商怨.尔汝歌

劳生羁宦未易处。赖醉□□□。

白眼青天,忘形相尔汝。□□□□□□。

□□□,送君南浦。雪暗沧江,□□□□□。

形式: 词牌: 清商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