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寺西亭夜饮得酒字

祇树夕阳亭,共倾三昧酒。

雾暗水连阶,月明花覆牖。

莫厌樽前醉,相看未白首。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翻译

夕阳斜照着幽静的法华寺的西亭,我们抛开心头的杂念而开怀畅饮。
朦胧的雾色里池水漫上西亭的台阶;皎洁的月光在窗上投下了美丽的花影。
何须担心害怕今夜樽前沉醉,看头上的青丝就不必为悲苦所幽禁。

注释

祗树:即祗树给孤独园,释迦往舍卫国说法时暂居之处。
此处指法华寺。
夕阳亭:即永州法华寺西亭。
三昧:佛教语,即心神平静,杂念止息之意,是佛教的重要修行方法之一。
水连阶:本意指池水漫涨,连接西亭的台阶。
实意是坐在西亭中,一眼望去,潇水绕城而过,远接天际。
牖:窗户。
莫:不要。
厌:厌恶、害怕、担心。
樽:古代盛酒的器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夜景,诗人与友人在法华寺西边的一座亭子里饮酒赏月。"祇树夕阳亭"中的“祇”字有孤独、清幽之意,"共倾三昧酒"则表达了他们共同享受这份美好时光的意愿。“雾暗水连阶”形象地描绘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而“月明花复牖”则让人联想到夜色中仍有花朵在微风中摇曳,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诗的后两句"莫厌尊前醉,相看未白首"表达了诗人不愿意打破这份美好时光,即便是醉酒也无所谓,因为他们仍然年轻,没有到头发变白的年龄,所以他们可以放松地享受现在。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珍惜当下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柳宗元在这首诗中展现了其清新自然、不事雕琢的风格,同时也反映出唐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生乐趣的追求。

收录诗词(184)

柳宗元(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杰出诗人、哲学家、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名作品有《永州八记》等六百多篇文章,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为他是河东人,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并称“韩柳”。在中国文化史上,其诗、文成就均极为杰出,可谓一时难分轩轾

  • 字:子厚
  • 籍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
  • 生卒年:773年-819年

相关古诗词

茅檐下始栽竹

瘴茅葺为宇,溽暑常侵肌。

适有重膇疾,蒸郁宁所宜。

东邻幸导我,树竹邀凉飔。

欣然惬吾志,荷锸西岩垂。

楚壤多怪石,垦凿力已疲。

江风忽云暮,舆曳还相追。

萧瑟过极浦,旖旎附幽墀。

贞根期永固,贻尔寒泉滋。

夜窗遂不掩,羽扇宁复持。

清泠集浓露,枕簟凄已知。

网虫依密叶,晓禽栖迥枝。

岂伊纷嚣閒,重以心虑怡。

嘉尔亭亭质,自远弃幽期。

不见野蔓草,蓊蔚有华姿。

谅无淩寒色,岂与青山辞。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视民诗

帝视民情,匪幽匪明。惨或在腹,已如色声。

亦无动威,亦无止力。弗动弗止,惟民之极。

帝怀民视,乃降明德,乃生明翼。

明翼者何,乃房乃杜。惟房与杜,实为民路。

乃定天子,乃开万国。万国既分,乃释蠹民。

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

有作有迁,无迁无作。士实荡荡,农实董董。

工实蒙蒙,贾实融融。左右惟一,出入惟同。

摄仪以引。以遵以肆,其风既流,品物载休。

品物载休,惟天子守,乃二公之久。

惟天子明,乃二公之成。惟百辟正,乃二公之令。

惟百辟谷,乃二公之禄。

二公行矣,弗敢忧纵,是获忧共。

二公居矣,弗敢泰止,是获泰已。

既柔一德,四夷是则。四夷是则,永怀不忒。

形式: 四言诗

郊居岁暮

屏居负山郭,岁暮惊离索。

野迥樵唱来,庭空烧烬落。

世纷因事远,心赏随年薄。

默默谅何为,徒成今与昨。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雨中赠仙人山贾山人

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

遥知玄豹在深处,下笑羁绊泥涂间。

形式: 古风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