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梦境中的杭州山水开篇,表达了诗人对杭州的深切怀念。"杭城一别已多年,梦里湖山尚宛然",诗人虽然远离杭州多年,但梦中仍能见到那熟悉的湖光山色,流露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
接着,诗人描绘了杭州的自然美景:"三竺楼台晴似画,六桥杨柳晚如烟"。三竺寺的楼台在晴朗的日子里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而六桥边的杨柳在傍晚时分则像轻烟般袅袅,生动地展现了杭州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
"青云鹤下梅边墓,白发僧谈石上缘",这一联则转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通过鹤、梅、墓、僧、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静谧深远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生死、禅理的感悟。
最后,"残睡惊来倍惆怅,可堪身世老南滇",诗人从梦境回到现实,因梦醒而感到更加的惆怅和无奈,表达了对自身命运和年华逝去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杭州山水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