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一尊聊对西风醉。况九日、明朝是。

曾与茱萸论子细。

江天虚旷,暮林横远,人隔银河水。

碧云渐展天无际。吹不断、黄昏泪。

若作欢期须早计。

如何得似,鬓边新菊,双结黄金蕊。

形式: 词牌: 青玉案

翻译

举杯独酌面对秋风,更何况明天又是重阳节。
曾经和茱萸详谈过,关于重阳的种种。
江面辽阔,傍晚的树林延伸远方,仿佛被银河分隔。
碧空如洗,天边无垠,连黄昏的泪水也吹不散。
如果想要相聚,必须早早计划。
怎么比得上鬓边新开的菊花,两朵金黄的花蕊紧紧相依。

注释

聊:姑且, 简单地。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茱萸:一种植物,古人常在重阳节佩戴以避邪。
江天:江面与天空。
银河:古代指银河系,这里比喻遥远的距离。
新菊:新开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到来。
黄金蕊:形容菊花的黄色花蕊,象征富贵或高洁。

鉴赏

这首诗是《青玉案》,创作于宋代,由吕渭老所撰。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

"一尊聊对西风醉。况九日、明朝是。" 这两句通过对酒的享受和对节气(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期待,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

"曾与茱萸论子细。江天虚旷,暮林横远,人隔银河水。" 这几句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这里的“茱萸”指的是朋友,“论子细”表明他们之间谈论儿女亲事。接下来的“江天虚旷,暮林横远,人隔银河水”则是用来形容两人相隔遥远,仿佛连通天际的景象。

"碧云渐展天无际。吹不断、黄昏泪。" 这两句中,“碧云”与“天无际”共同营造出一幅开阔无垠的画面,而“吹不断、黄昏泪”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之情,虽身处远方,但心系故人。

"若作欢期须早计。如何得似,鬓边新菊,双结黄金蕊。"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鬓边新菊”和“双结黄金蕊”则是形容友人之美丽,以花喻人,寓意深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及其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南乡子(其二)

樊子唤春归。梦逐杨花满院飞。

吹过西家人不见,依依。萍点荷钱又满池。

屈指数佳期。何日凭肩对展眉。

倾尽十分应不醉,迟迟。何惜樱桃杏子时。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乡子(其一)

小雨阻行舟。人在烟林古渡头。

欲挈一尊相就醉,无由。谁见横波入鬓流。

百计不迟留。明月他时独上楼。

水尽又山山又水,温柔。占断江南万斛愁。

形式: 词牌: 南乡子

南歌子(其一)

策杖穿荒圃,登临笑晚风。无穷秋色蔽晴空。

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

一林枫叶堕愁红。归去暮烟深处、听疏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

片片云藏雨,重重雾隐山。可怜新月似眉弯。

今夜断肠凝望、小楼寒。梦断云房远,书长蜡炬残。

夜妆应罢短屏间。都把一春心事、付梅酸。

形式: 词牌: 南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