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其一)

策杖穿荒圃,登临笑晚风。无穷秋色蔽晴空。

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

一林枫叶堕愁红。归去暮烟深处、听疏钟。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行人归去的画面,充满了深远的意境和淡淡的愁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态。

"策杖穿荒圃,登临笑晚风。" 开篇即以行走在荒凉的野地中的人物形象,手持策杖,攀登高处,对着晚风发出了轻松的笑声。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更可能是诗人内心的一种释放。

"无穷秋色蔽晴空。" 秋天的颜色似乎无边无际,将晴朗的天空都笼罩住了,这里面的“无穷”二字,极力形容了秋色的浓重和广阔。

"遥见夕阳江上、卷飞蓬。" 远处可以看到夕阳照耀在江面上,蓬草被风吹得翻滚飞舞。这一幕生动地描绘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象,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远方或未来某种向往。

"雁过菰蒲远,山遥梦寐通。" 大雁在高空中飞过,菰蒲(一种水生植物)似乎被其带起了遥远的意绪,而山峦则像是与诗人的梦境相连,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心灵沟通。

"一林枫叶堕愁红。" 一片枫树林中的叶子在秋风中飘落,散发出淡淡的忧郁之色。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秋意浓厚的描绘,也可能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情感体验。

"归去暮烟深处、听疏钟。" 诗人在归途中,身处暮色渐深的环境里,听到远方传来的钟声。这一幕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和神秘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日落时分的独特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示了诗人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每个意象都紧扣着秋天这个季节,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沉思。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自然之美的一次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134)

吕渭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吕滨老。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 字:圣求
  • 籍贯:嘉兴(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南歌子

片片云藏雨,重重雾隐山。可怜新月似眉弯。

今夜断肠凝望、小楼寒。梦断云房远,书长蜡炬残。

夜妆应罢短屏间。都把一春心事、付梅酸。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南歌子(其二)

远色连朱阁,寒鸦噪夕阳。小炉温手酌鹅黄。

掩乱一枝清影、在寒窗。念远歌声小,嗔归泪眼长。

纤腰今属冶游郎。朝暮楚宫云雨、恨茫茫。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品令

绣衣未整。傍窗格、临清镜。

新霜薄雾,这下几日,阴晴不定。

欲插黄花,心事又还记省。去年香径。

共粉蝶、闲相趁。宝香玉佩,暗解付与,多情荀令。

何日西楼,重见暮帆烟艇。

形式: 词牌: 品令

思佳客

薄薄山云欲湿花。双双燕子入帘斜。

西楼尚记垂垂雪,酌酒犹残片片霞。

人已远,发成华。小楼疏竹宅谁家。

试凭去雁通消息,仙子当乘八月槎。

形式: 词牌: 鹧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