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天荡阻风

野泊几人愁,浮踪果是沤。

轻舠同一羽,高浪即三秋。

攲枕江声震,开篷雨脚收。

风波身漫涉,何处有安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夜晚停船,有多少人在忧虑,漂泊的生活就像泡沫般短暂。
小舟轻盈如羽翼,面对滔天巨浪仿佛度过三个秋季。
倚着枕头,江水声震耳欲聋,打开船篷,雨滴渐止。
在风浪中漂泊不定,何处才能找到平静的水流呢?

注释

野泊:野外停船,夜晚泊船。
愁:忧虑,愁苦。
浮踪:漂泊无定的踪迹。
沤:泡沫,比喻短暂或虚幻。
轻舠:轻盈的小船。
舠:小船。
羽:比喻小船的轻盈。
高浪:巨大的波浪。
三秋:形容时间长,这里比喻巨浪之大。
攲枕:斜倚枕头。
江声:江水的声音。
雨脚:雨点,这里指雨势。
漫涉:随意涉足,形容在风浪中漂泊不定。
安流:平静的水流,比喻安宁的生活。

鉴赏

这首宋诗《黄天荡阻风》是薛师心所作,描绘了诗人舟行黄天荡时遭遇风阻的场景。首句“野泊几人愁”以问句起笔,展现出诗人和同行者在荒野江边停船时的愁绪,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安。次句“浮踪果是沤”进一步强调了舟行的无定和人生的短暂,如同泡沫般虚幻。

“轻舠同一羽”运用比喻,形容小舟轻盈如鸟羽,却在大浪中显得无力,形象地刻画出风浪之大和舟行的艰难。“高浪即三秋”则夸张地描绘浪涛之高,仿佛有三秋之久,强化了阻滞的困境。

“攲枕江声震”写诗人倚枕而卧,江水的涛声震撼着耳膜,表现出内心的动荡不安。“开篷雨脚收”则描绘出风雨稍歇的片刻,暗示着希望的微光。

最后两句“风波身漫涉,何处有安流”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未知的前路和能否找到平稳水流的深深忧虑,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身处逆境时的愁苦与迷茫,以及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3)

薛师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泗上歌

北风萧骚兮吹逝波,英雄一去兮岁月多,路草青青兮游人过。

形式: 古风

巾山

两峰争起入云层,半属虚空半属僧。

斜日满山人到少,任蕃去后我来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无题

平生爱菊与梅花,菊比渊明梅似逋。

谁知此道今寥落,爱菊爱梅人也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多景楼

跨浙连淮是润州,好山全对此江楼。

少年志气惭霜鬓,犹忆曾看打阵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