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保国寺画壁

我游保国三十年,昔者童稚今华颠。

僧非昔人屋亦改,仰视乔木皆参天。

惟馀画壁屹相向,尘封蛛网犹依然。

空王龙钟曳杖立,弥勒游戏挑囊眠。

不知寺已几兴废,独此经久无变迁。

我来摩挲三太息,欲去不忍空留连。

丁宁老僧为守护,慎勿破壁随云烟。

作诗仍以示来者,此诗此画当俱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在保国寺游历了三十年,从年幼无知到如今白发苍苍。
僧人已非旧时模样,寺庙房屋也已改变,抬头望去,高大的树木直入云天。
只剩下壁画相对而立,尘封的蛛网依旧如故。
空王老态龙钟,拄杖站立;弥勒佛嬉戏玩耍,枕着袋子打盹。
我不知这座寺庙经历了多少兴衰,唯有这壁画长久未变。
我抚摸着壁画感慨万千,离去时依依不舍。
我叮嘱老僧要守护好它,切勿让壁画因岁月而损毁。
写下这首诗,也是为了留给后来的人,让这诗画一同流传。

注释

保国:地名,可能指某个国家或地区。
童稚:年幼无知。
华颠:形容头发花白,指年纪大。
僧非昔人:僧人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些人。
乔木:高大的树木。
画壁:壁画。
尘封蛛网:积满灰尘的蜘蛛网。
空王:佛教中的尊称,空寂之王。
弥勒:佛教中的菩萨,常以笑容和蔼的形象出现。
摩挲:抚摸。
丁宁:叮嘱。
云烟:比喻岁月流逝,时间的痕迹。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曾季狸的《雷公保国寺画壁》描绘了诗人对保国寺的深深感慨。他回忆起自己三十年前游历此处,那时还是孩童,如今已是白发苍苍。寺中的僧人和建筑都已非昔比,只有那壁画依旧矗立,尘封蛛网见证了岁月的流转。画中的空王老僧步履蹒跚,弥勒佛则悠闲地枕着行囊入眠,仿佛时间在此刻停滞。

诗人感叹不已,抚摸壁画时发出三次叹息,对寺内永恒不变的唯有这幅画作感到惋惜。他叮嘱老僧要妥善守护,切勿让壁画因岁月而损毁。最后,他写下这首诗,希望它能与壁画一同流传,留给后世瞻仰。整首诗情感深沉,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艺术永恒的思考。

收录诗词(38)

曾季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句(其六)

朝来蟹眼方新试,昨夜灯花早得知。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一)

悠悠造物何所为,贤愚共滞令人悲。

男儿不恨功名晚,功名必在老大时。

形式: 押[支]韵

句(其二)

好事不知谁尔汝,还能郭索到樽前。

形式: 押[先]韵

句(其七)

惟有山茶殊奈久,独能探月占春风。

形式: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