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僧二首(其二)

出头皆是新年少,何处能容老病翁。

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到处都是年轻的面孔,哪里还能容纳年迈多病的老人。
再将世俗的浮华比作生命的起落,世上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

注释

出头:崭露头角,指年轻人。
新年少:新年的年轻人。
老病翁:年老多病的老人。
更把:进一步把。
浮荣:世俗的荣耀,表面的光彩。
喻:比喻。
生灭:生命的兴衰,起落。
世间:世间万物。
无事:没有事情。
不虚空:不是虚幻,不存在永恒。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顾况的《赠僧二首》之第二首,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世事虚幻的深刻感悟。

“出头皆是新年少”一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了青春如同初生之物,充满活力与希望。这里的“出头”指的是事物刚刚露头或者人刚刚踏入社会,"皆是新年少"则强调了这一阶段的特点,即一切都是新的,人们也大多处于年轻时期。

接下来的“何处能容老病翁”一句,则从对比中体现出诗人对于衰老和疾病的忧虑。这里,“何处”表达了一种无奈和困惑,而“能容老病翁”则是对能够包容年迈多病之人的渴望,反映了社会对于老弱者的冷漠和排斥。

第三句“更把浮荣喻生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于世事的看法。“更把”表达了一种不断探讨和思考的态度,“浮荣”指的是那些虚幻而易逝去的荣耀和繁华,而“喻生灭”则是用比喻的手法来说明这些浮夸之物与生命的诞生和消亡息息相关,都是无常的。

最后一句“世间无事不虚空”,则是对前述思想的总结。诗人通过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哲理: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空洞而没有真正意义的。这句话也体现出诗人对于尘世万物持有一种超脱和看破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新与旧、荣与衰等元素,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他对于生命、社会以及虚幻之物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242)

顾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悲翁,汉族,(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晚年隐居茅山,有《华阳集》行世

  • 字:逋翁
  • 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
  • 籍贯:唐朝海盐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夜忆长安

沧州老一年,老去忆秦川。

处处逢珠翠,家家听管弦。

云车龙阙下,火树凤楼前。

今夜沧州夜,沧州夜月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义川公主挽词

弄玉吹箫后,湘灵鼓瑟时。

月边丹桂落,风底白杨悲。

杂佩分泉户,馀香出穗帷。

夜台飞镜匣,偏共掩蛾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历阳苦雨

襄城秋雨晦,楚客不归心。

亥市风烟接,隋宫草路深。

离忧翻独笑,用事感浮阴。

夜夜空阶响,唯馀蚯蚓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忆山中

春还不得还,家在最深山。

蕙圃泉浇湿,松窗月映闲。

薄田临谷口,小职向人间。

去处但无事,重门深闭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