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二首(其一)

名并日星真细事,义参天地在彝伦。

寥寥千古空遗迹,薇满西山意自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胡长孺所作,名为《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二首(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与道德理想的深刻思考。

首句“名并日星真细事”,以“日星”比喻名望的崇高,将个人的名声与日月星辰相提并论,强调了名望的宏大。然而,“真细事”则暗示了名声在更广阔的历史与道德视野中的微不足道,引出对名与实之间关系的反思。

次句“义参天地在彝伦”,进一步深化了道德与宇宙秩序的关系。“义”指道德准则,“参天地”意味着与天地自然法则相协调,而“彝伦”则是指永恒不变的道德规范。这一句强调了道德原则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中的重要性和普遍性。

后两句“寥寥千古空遗迹,薇满西山意自春”,通过对比历史的空虚与自然的生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及其道德追求的复杂情感。一方面,历史上的伟人虽已逝去,但他们的事迹却如同遗迹一般,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淡出人们的记忆;另一方面,自然界的春天依然如期而至,万物复苏,展现出生命的不朽与自然循环的力量。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道德追求的赞美,也是对生命与自然永恒循环的颂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对比,以及对名与实、道德与宇宙秩序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道德理想及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历史、道德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8)

胡长孺(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范文正公书伯夷颂后二首(其二)

伯夷清节韩公颂,范老银钩韩子传。

屋壁遗书还孔氏,谁人得似使君贤?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别仇山村

刘伶一锸事徒然,胡蝶飞来别有天。

欲语《太玄》何处问?西泠西畔断桥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何和尚寻母

写经母血尽,长素母容枯。

烧蜜炼顶臂,孰非母肌肤。

岂不痛至骨,为母忍斯须。

南北万馀里,来往如趁虚。

天高孝可感,报应非浮屠。

出门访东家,遇否不可虞。

茫然求我天,再见得所图。

昔者别儿时,那有此头颅。

明明陈左验,大恸绝复苏。

向来相妒人,泣下成欷歔。

收泪相劳苦,何异得乳雏。

不即遂其志,彼张非丈夫。

冠巾有妇子,谅亦母所娱。

为佛再有母,初志不敢渝。

但期百年内,奉母与佛俱。

虽非圣贤事,区区守其愚。

为君赋高谊,感我真穷孤。

弃我十二年,人母我独无。

天涯尚可寻,地下不可呼。

形式: 古风

婕妤怨

团圆一片冰,出自蚕女红。

何言入君手,动摇生清风。

一朝弃箧笥,零落如秋蓬。

时节自当尔,君子讵无终。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