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师范所作的《颂古四十四首》中的第四十二首。诗中以“大匠不巧,大儒不学”开篇,强调真正的巧匠和大儒并不追求表面的技巧或学问,而是通过内在的修为达到自然和谐的效果。接下来,“动辄中方圆,举皆成礼乐”进一步描绘了这种境界,意指他们的行动举止都符合天地自然之理,如同方圆规矩,处处体现着礼乐的精神。
最后一句“堪笑乡村卖卜人,徒劳钻破乌龟壳”,则以讽刺的口吻批评那些迷信占卜的人,他们忙于解读龟壳上的裂纹,却不知真正的智慧在于内心的洞察和理解,而不是外在的卜筮。整首诗寓言深刻,表达了对高深学问和内在修养的推崇,以及对浅薄迷信行为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