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柳(其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何处的秋柳最令人伤魂?莫过于残阳下西风里的白下门。
往日春天几只燕子在参差不齐的柳枝间穿梭,如今笼罩在烟霭中,在萧瑟的西风里轻轻摇曳。
原野上飘荡着悼念御骑战死的哀乐,像江南乌夜村这样的荣华富贵之梦已永远不可重现。
别再听那樵伊临风的笛声,“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总归难评。

注释

白下门:指六朝古都南京。
差池:参差不齐。
乌夜村:黄骢是唐太宗的爱马;此马死后,太宗命乐人作黄骢叠曲,以示悲悼。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王士禛的《秋柳(其一)》描绘了秋天的凄美景象,以秋柳为载体,寄寓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首句“秋来何处最销魂”,点明了季节转换中,秋风中的柳树最能触动人的愁肠,"销魂"二字传达出无尽的哀伤。"残照西风白下门",通过夕阳、西风和古城门,营造出一种萧瑟、寂寥的氛围。

接下来,“他日差池春燕影,祇今憔悴晚烟痕”将过去的春燕和眼前的晚烟相映,暗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诗人自身也如秋柳般憔悴。“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进一步深化了愁绪,黄骢马的悲歌和远方江南的梦境,都增添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结尾两句“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劝诫人们不要去听那凄凉的笛声,因为那悠扬的笛音勾起了无尽的边关哀愁,难以言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王士禛独特的秋意诗情。

收录诗词(277)

王士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栖贤寺

李渤读书处,乃在栖贤谷。

何年作招提,来寻惬幽独。

僧舍如蜂房,高下傅山麓。

云来汉阳峰,时就檐下宿。

古寺无所有,修竹间乔木。

野衲喜客来,欣然设茗粥。

便欲置草堂,岩栖于此卜。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秦淮杂诗

旧院风流数顿杨,梨园往事泪沾赏。

樽前白发谈天宝,零落人间脱十娘。

形式: 古风

十六字令.闺夜

秋月悄,玉筝和泪弹。梧桐夜,花影上钗寒。

形式: 词牌: 归字谣 押[寒]韵

花里.本意.新谱自度曲

早起。为惜嫩红花里。小蕊未曾开。怕蜂来。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