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兴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黄河衣带水,无能测其源。

到今有遗恨,不得窥昆崙。

古人亦谬哉,飞波自天端。

太虚浩无际,元气为之根。

清浊一以判,卑高定乾坤。

谁云九天上,可使层波翻。

汉帝亦草草,西行使张骞。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感兴二十一首(其二十一)》由元代诗人叶懋所作,通过黄河的形象,表达了对宇宙自然和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黄河衣带水,无能测其源”,以黄河比喻为一条宽广的衣带,描绘出黄河的壮阔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对黄河源头的未知与探索的困难。接着,“到今有遗恨,不得窥昆崙”表达了对未能完全了解自然奥秘的遗憾,昆仑山作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山,象征着未知与神秘。

“古人亦谬哉,飞波自天端”则对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并非古人所能完全理解或解释。接下来,“太虚浩无际,元气为之根”赞美了宇宙的广阔与深邃,元气是万物之本,强调了自然界的内在联系和生命的起源。

“清浊一以判,卑高定乾坤”进一步阐述了自然界中秩序的存在,清与浊、高与低的区分构成了世界的平衡与和谐。最后,“谁云九天上,可使层波翻”表达了对宇宙力量的敬畏,即使在九天之上,也难以控制自然界的波澜。

“汉帝亦草草,西行使张骞”以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事件,隐喻了人类对未知世界探索的艰辛与执着。全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赞美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67)

叶懋(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叶兰之父,有才识,善词章。官至大中大夫,嘉兴路总管,多政迹

  • 字:德新
  • 籍贯:鄱阳

相关古诗词

铭一首

伊昔古圣皇,性中有天理。

勋业德如天,孝悌而已矣。

禹汤及周孔,大道同一轨。

天机干元化,乾健无息止。

人生于其间,秉德斯懿美。

此心本虚明,尘翳或为滓。

学虽慕前修,论恐堕凡鄙。

鼎鼎百年内,岁月白驹驶。

草木易成灰,圣哲元不死。

战兢恒自持,凛若涉渊水。

惟仁思吾居,非义勿吾履。

宅心在中正,作事不偏倚。

孝乃德之先,敬乃行之始。

礼意睦姻亲,诚心接闾里。

有善推于人,有过责于已。

小忿须必惩,大恶或不弥。

善端默无见,福报还可俟。

祸招必有根,人病不察耳。

祸福在吾心,昭晰甚明炜。

有失莫甚忧,有得莫甚喜。

无贪即无求,有誉还有毁。

得失在吾心,毁誉在乎彼。

富贵有时来,贫贱宁足耻。

穷达听于天,寿天难预拟。

我谦吾自吾,彼作尔为尔。

人心曲如钩,天道直如矢。

高明乃真儒,固瘁匪嘉士。

圣途虽甚远,涉远必自迩。

恭惟百世师,怀哉我夫子。

形式: 古风

读史四首(其一)

东都党锢起,汉祚既亦哀。

老瞒惮名义,大业归曹丕。

昔闻商王纣,暴虐日以滋。

西伯终北面,武王始戎衣。

曹氏父子间,其迹颇拟之。

如何百世下,直笔不可欺。

失得置勿论,秉心在公私。

至哉文王德,千载有光辉。

形式: 古风

读史四首(其二)

太宗剪隋乱,英武如神明。

惜哉绝世主,所学竟非成。

赏忠乐谏争,廷辱疑臣卿。

蕴古未为过,亟死遭严刑。

汉主六七作,文帝臻隆平。

恭俭出天性,懿德久逾真。

二君屹相望,允称汉唐英。

功业在青史,班班如日星。

形式: 古风

读史四首(其三)

武氏毒天下,馀殃及三思。

谁欤补天手,取日夹以飞。

阳刚黯微照,雌蜺弄阴机。

元功竟菹醢,楚酷岂胜悲。

绛侯昔平乱,烈烈功可追。

无宁涉虎尾,将使反噬为。

邪根既不去,虐燄复张辉。

愚黯固胜负,五王胥失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