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振海题其先人独行卷

隐君高谊拂秋旻,古意真令末俗淳。

人惜薛包分后产,神呵庾衮疫中身。

生无环堵居黄卷,没有荣名动紫宸。

天骘栽培元不爽,但看麟趾日振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此诗《为黄振海题其先人独行卷》由明代诗人游朴所作,通过对隐士品格的赞美与对世俗之风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情操的推崇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首联“隐君高谊拂秋旻,古意真令末俗淳”,开篇即以“隐君”这一形象引入,隐士的高洁情操如同秋空一般清澈,其古朴的风范在纷扰的世俗中显得尤为珍贵,仿佛能净化人心,使末世的风气变得淳厚。

颔联“人惜薛包分后产,神呵庾衮疫中身”,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高尚品德的价值。薛包分家产时的慷慨,以及庾衮在疫情中的勇敢行为,都体现了个人品德的力量,值得人们珍惜与效仿。同时,诗人也借神灵的呵斥,警示世人应坚守道德底线,避免在困难时期做出损害他人的行为。

颈联“生无环堵居黄卷,没有荣名动紫宸”,转而探讨了个人生活与名声的关系。诗人认为,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物质的富足或官位的显赫,而是在于内心的充实与精神的追求。即使生活简朴,只与书籍相伴,也能获得心灵的满足;而真正的荣耀,不应是外界给予的荣誉,而应是内心深处的自我认同与社会的认可。

尾联“天骘栽培元不爽,但看麟趾日振振”,最后以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繁盛作为结语,表达了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对生命蓬勃发展的期待。诗人相信,只要遵循自然规律,万物生长都将顺遂其道,正如麟趾(象征吉祥)在日复一日中展现出勃勃生机。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期许,也是对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隐士的高尚情操、历史人物的道德典范、个人生活的内在价值以及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与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望乡台

荒台徙倚望乡关,思入苍茫海上山。

柘水城高云结幕,莲花峰丽月如环。

江门碧沼供舒啸,石窦黄精可驻颜。

六载风尘成底事,空令猿鹤怅盟寒。

形式: 七言律诗

过左史萧溪署中避暑

四月炎蒸坐困时,相从仙署借逶迤。

朱榴绿筱娟娟好,小簟疏帘事事宜。

穆生不醉当筵醴,谢傅全输别墅棋。

徙倚不知明月上,一天凉露沁尘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九月一日至卫辉

客舍匏尊漫一斟,客怀聊得慰萧森。

生来合有风尘相,老去能忘弧矢心。

直北飞云千里外,天南过雁九秋阴。

何人九十犹交警,卫垒前头淇水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九日过赵州怀屠太守

长怜分剑锦江头,忽漫相过古赵州。

已喜甘棠歌两地,其如采葛恨三秋。

森森树拥栖鸾郡,漠漠尘蒙去马辀。

况值黄花风景暮,客尊萧索倍离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