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元日

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

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

退藏未了桑蚕茧,生涯仅似崖蜂蜜。

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

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

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

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

蚊虻瓮盎互起灭,欢乐几何长郁郁。

我从方外得天游,始叹世缘如沐漆。

纵横妙用剑两枝,出入无方马一只。

老师云边亲授记,许我虚空轰霹雳。

东风吹动老虬枝,笑拂苍髯双眼碧。

形式: 古风

翻译

丙申年的正月初一,巢君野人握着秃笔。
在窗户上涂鸦追忆青春,浑然不觉时光匆匆流逝。
虽然退隐未完,如同蚕茧未尽,生活就像崖蜜般艰难。
孩子觉得我不合世俗,前进难寸进,后退却满是阻碍。
哪知穷困通达皆由天定,我宁愿亲手放弃也不求助。
安道为何要毁琴,管宁又为何要割席绝交?
五斗米怎能换取东篱下的菊花,千户富贵怎比得过江陵的橘子。
生活中的琐事时起时落,快乐如此稀少,心情常郁郁寡欢。
我在尘世之外找到游历天下的乐趣,才感叹世事如漆黑难明。
我运用自如,像剑舞双枝,行动无定,犹如一匹独马。
师尊曾亲口传授我秘技,允许我在虚空中发出雷鸣般的轰响。
东风吹动老树的枝条,我笑抚青须,眼中闪烁碧绿的光芒。

注释

丙申: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
巢君:对朋友的尊称。
野人:自谦之词,指自己像野人一样。
秃笔:指毛笔已秃,暗示岁月流逝。
涂窗作鸦:在窗户上乱涂乱画,比喻回忆过去。
桑蚕茧:象征生活的束缚和艰难。
崖蜂蜜:形容生活艰辛,如崖蜂采蜜般辛苦。
尘:世俗,尘世。
穷通:穷困与通达,命运的起伏。
书乞:乞求书信或帮助。
碎琴:比喻友情破裂。
割席:典故,表示断交。
东篱菊:象征隐逸生活。
江陵橘:比喻富贵生活。
蚊虻:小虫,比喻生活中的琐事。
郁郁:形容心情压抑。
方外:世俗之外,超脱之处。
剑两枝:比喻技艺高超,左右逢源。
虚空轰霹雳:形容威力巨大,能引起震撼。
老虬枝:老树的枝条,比喻历经风雨的老者。
双眼碧:形容眼神明亮,充满生机。

鉴赏

这首宋诗《丙申元日》是徐瑞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活琐事以及人生境遇的感慨。首句“丙申正月初一日,巢君野人拈秃笔”点明了时间与诗人的身份,他以“野人”自居,提笔作诗。接下来的诗句“涂窗作鸦忆少年,不知老丑光阴疾”流露出对青春年华的怀念,感叹岁月匆匆。

“退藏未了桑蚕茧,生涯仅似崖蜂蜜”运用比喻,形容生活的艰辛和短暂,暗示自己如同忙碌的蚕或崖蜜般忙碌而无暇他顾。“小儿怪我不同尘,进不能寸退盈尺”则描绘了周围人对诗人特立独行的不解,反映出他对世俗观念的疏离。

“岂知穷通自有命,我手可断不书乞”表达出诗人对命运的豁达态度,即使生活困顿也不愿乞求他人。“安道何事竟碎琴,管宁何意至割席”借典故表明自己坚守原则,不愿妥协。后两句“五斗不换东篱菊,千户宁如江陵橘”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视富贵如浮云。

最后四句“蚊虻瓮盎互起灭,欢乐几何长郁郁”寓言式地表达了人生的起伏不定,诗人感叹欢乐难常在,内心常常郁郁寡欢。“我从方外得天游,始叹世缘如沐漆”则揭示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纵横妙用剑两枝,出入无方马一只”象征着诗人的才情和自由精神,而“老师云边亲授记,许我虚空轰霹雳”则描绘了师徒之间的深厚情谊和诗人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一)

客梦朦胧酒力销,梨云漠漠路迢迢。

醒来便欲寻春去,杨柳江南十五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丙戌除夜泊舟东湖用白石归苕溪韵书怀(其八)

劳生可笑类原蚕,世路羊肠更熟谙。

自古诗人例如此,咸阳客舍老青衫。

形式: 七言绝句

表兄王俊夫客当涂以古诗见寄赋此奉谢

自叹离群淹在兹,诗来一读一相思。

人言毛遂早成事,我怪何蕃久不归。

灯火十年俱旧梦,江湖万里有新知。

秋风萧飒蘋花老,目断晴云片片飞。

形式: 七言律诗

城上谣

北风吹沙湖水黄,离离衰草覆女墙。

曼缨紫鬓马上郎,腰间短剑明秋霜。

城西砧杵登登处,夫君已戍交河去。

角声渐起鼓声住,乱鸦啼断斜阳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