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郡治十二诗太守尤延之命赋(其二)参云亭

孤云不可攀,浩气相与遥。

著亭翠微顶,飞檐侵泬寥。

紫麟迂远驾,黄鹄回扶摇。

云收天籁息,亭影摩重霄。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孤独的云无法攀登,浩瀚的正气遥远相随。
亭子建在青翠山峰之巅,飞檐几乎触及深远的天空。
紫色麒麟驾车行进在远方,黄色鸿鹄在风中盘旋飞翔。
云层散去,自然之声沉寂,亭子的影子映照在高高的天空。

注释

孤云:孤独的云。
不可攀:无法攀登。
浩气:浩瀚的正气。
遥:遥远。
著亭:亭子建在。
翠微顶:青翠山峰之巅。
飞檐:飞檐。
侵泬寥:几乎触及深远的天空。
紫麟:紫色麒麟。
迂远驾:驾车行进在远方。
黄鹄:黄色鸿鹄。
回扶摇:在风中盘旋飞翔。
云收:云层散去。
天籁:自然之声。
息:沉寂。
亭影:亭子的影子。
摩重霄:映照在高高的天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高洁孤傲的景象,以"孤云"和"浩气"象征诗人的超然心境。"著亭翠微顶"写出了参云亭坐落在山巅之上,四周翠绿环绕,显得清新雅致。"飞檐侵泬寥"则描绘了亭子的飞檐直入清冷的天空,增添了空间的辽阔感。

诗人运用"紫麟"和"黄鹄"这两个意象,比喻自己如同珍稀的神兽和翱翔的仙鸟,暗示了其高尚的志向和不凡的才情。"云收天籁息"进一步渲染出宁静的氛围,仿佛随着云彩的消散,天地间只剩下亭子的倒影映照在高远的天际,意境深远。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台州郡治参云亭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自身的高洁情怀,体现了宋代山水诗的典型特点。

收录诗词(56)

林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州兜率寺淳熙三年孟春作(其一)

一榻江色近,夜气欲空濛。

柔橹晚潮上,寒灯深树中。

四山杳烟雾,月华忽陵空。

我亦众念息,帘影空玲珑。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丹丘书怀

灵凤山前花片飞,读书窗下碧云栖。

断崖流水春不尽,苦竹纹禽日夜啼。

禽声不歇日欲暮,一点青灯照环堵。

镆铘挂壁龙影寒,默坐焚香听春雨。

形式: 古风

天台万年山罗汉树

罗汉岭头罗汉树,开辟馀工所钟聚。

百围直上摩紫霄,铁剥犀空自无蠹。

积年魔怪不敢栖,暂过鸾凰却回顾。

初晴偃干碍云霓,欲雨蟠根起烟雾。

声回浪吼东海鲸,影落云侵石桥路。

气陵太古化儿惊,势压群材梓人惧。

阳开阴闭资指南,地弼天承赖撑拄。

凡斤俗斧远遁逃,黛色苍皮未须疏。

岩灵树异如相语,杰叶豪柯翠云覆。

冰霜坐阅无古今,合抱云仍仰雄据。

岂同涧梓与壑楠,未历千年随草腐。

我来骇识天下奇,斗酒浇之共轩翥。

行人莫拟明堂柱,险径无来万牛处。

盛时要用真栋梁,宜使巇危可平骛。

指呼刊凿动六丁,匠氏仍烦修月户。

辅隆广厦蔽苍生,何止增华万年趣。

悬崖黯惨阴风吐,振谷徘徊忽号怒。

纤梢啸舞山雨来,石走雷轰鬼神怖。

未容造次搜奇句,五百尊师所呵护。

形式: 古风

天台道中(其一)

月色在野水,云痕澹前林。

篮舆转松竹,襟袖翠霭深。

灯火见仍隐,机杼有遗音。

境静众念息,泠然发微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