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北八景(其五)峰峙滩音

清音遥度碧滩头,古调泠泠片石流。

椰竹悄弹孤月晓,管弦暮咽两峰秋。

有灵湘水仙妃曲,无恙鱼山客子愁。

此地不堪闻梵贝,离怀容易满归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清音遥度碧滩头”,以“清音”开篇,暗示了音乐或自然之声的纯净与悠远,通过“遥度”二字,营造出一种空间上的距离感和时间上的延展性,使读者仿佛能听到那从远处碧绿的沙滩尽头传来的声音。

接着,“古调泠泠片石流”一句,将音乐与自然景观结合,通过“古调”和“泠泠”(形容声音清冷、悠扬)的描绘,以及“片石流”(水流经过一片石头)的动态画面,进一步丰富了听觉与视觉的体验,让人感受到一种时空交错的美感。

“椰竹悄弹孤月晓”中,“椰竹”与“孤月”形成鲜明对比,椰树的茂密与月亮的孤独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夜晚的宁静与神秘氛围。“悄弹”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月光下椰竹轻轻摇曳的情景,仿佛在为夜空中的孤月伴奏。

“管弦暮咽两峰秋”则将视角转向傍晚时分的山峰,通过“管弦”象征性的描绘,暗示了音乐或自然之音在黄昏时分逐渐低沉、凝重,与“两峰秋”(两座山峰笼罩在秋天的氛围中)相呼应,营造出一种深沉而略带忧郁的意境。

“有灵湘水仙妃曲,无恙鱼山客子愁”两句,运用了神话与传说的元素,将湘水与仙妃、鱼山与客子的情感融入其中,既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也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使得整首诗在自然景观描绘之外,又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情怀。

最后,“此地不堪闻梵贝,离怀容易满归舟”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因离别而生的愁绪。通过“梵贝”(佛教乐器,此处泛指音乐)的使用,进一步强调了音乐在表达情感中的作用,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给人以深刻的艺术感受和心灵触动。

收录诗词(8)

林逢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淡北八景(其六)芦洲泛月

一棹空明趁晚潮,木兰舟在镜中摇。

数声渔笛沧浪晚,十里芦花渚国遥。

片席盟鸥如此水,断篷过雁可怜宵。

分明七二湾头月,今夕相随上画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淡北八景(其七)淡江吼涛

军声十万夜滔滔,蟒甲乘流压怒涛。

百戏鱼龙真漫衍,千家阛阓一周遭。

射潮可有钱王弩,捲地何来太白旄。

为问荷兰身手好,当时曾控戴山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淡北八景(其八)屯山积雪

绝顶斜烟淡夕曛,飞来玉屑竟纷纷。

不图四序原多雨,谁信连朝欲酿云。

古木噤鸦栖墨堞,空山踏鹿认冰纹。

少陵西岭千秋句,移赠山灵总莫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节妇郑氏诗

凄绝香闱忽折鸾,无端玉树苦摧残。

百年心事梦中托,九转肝肠哭后乾。

蜀魄夜啼霜月冷,湘魂时绕凤江干。

从容一死宁他矢,独挈纲常万古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