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

芳榭绕流水,春馀半篙绿。

登临赏幽花,兹亦我所欲。

小桥果何往,长堤正相属。

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

形式: 古风 押[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图,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芳榭绕流水”一句,设定了整体的意境。这里的“榭”指的是河岸边的小桥或小堤,“绕流水”则是描写小桥与流水相依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春馀半篙绿”,则通过对春天草木生长的描写,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篙”是古代量度水草深浅的一种工具,“半篙绿”形象地表达了春日水中的植物正逐渐复苏,呈现出淡绿色的美丽景致。

“登临赏幽花,兹亦我所欲”,诗人通过亲身体验和欣赏自然之美,表达了自己的内心喜悦。这里的“幽花”不仅是指那些隐秘的、不为人知的花朵,也象征着一种宁静而又独特的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两句,“小桥果何往,长堤正相属”,则是对上文中提到的“榭”和“流水”的进一步描写。这里“小桥”不仅是一个景物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平凡而又充实。

最后两句,“朝看龟鱼游,晚听鸥鹭浴”,则是通过对动物行为的观察,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灵的和谐相处。这里“朝看龟鱼游”表现了一天之初生物活跃的景象,而“晚听鸥鹭浴”则描绘了傍晚时分鸟类戏水的情形,两者结合,勾勒出一个完整的日常自然循环。

总体来看,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抒怀,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满足,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书怀示周少隐右司

我生动多艰,一笑不易得。

朅来坐逆旅,俯仰空太息。

吾人当代秀,文章擅华国。

分携十四载,复此见颜色。

匆匆未及款,归程忽云逼。

愿君因索涂,为我指南北。

金门与玉堂,努力事登陟。

閒将咫尺书,因风寄相忆。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予绍兴三十二年夏四月三日行部至山中时月上人方入山十有八日旋披荆棘立数椽以居其徒明年改元隆兴夏六月二日再过山而堂室粗备且于云母泉侧创为茅亭使往来观者得以驻足而酌甘诚可嘉也时巴陵尉临川李克仁高密刘孝杰华容尉权三衢徐二誉在焉子辈侍行

去年入山时,孟夏暑犹薄。

来观云母泉,阴崖坐盘礴。

老禅披荆榛,经营始兴作。

山空斤斧响,丁丁振林壑。

俛仰恰周星,炎赫若凌薄。

昨朝发岳阳,东风怒还恶。

惊涛送轻舟,十里沙头落。

投凉不待晓,肩舆上硗确。

僧徒笑相迎,此意安可却。

高亭荫白茅,群峰峙青廓。

偕行二三子,临泉一杯酌。

呼僮瀹石鼎,煮汤旋和药。

谁令俗士驾,急去能不怍。

因成数句语,聊发后来噱。

形式: 古风

五祖山

我生事幽讨,尘埃良独难。

朅来舒蕲游,登临每长叹。

如何胜绝境,佛屋多所安。

大哉慈悲力,神功助劖刓。

住处未易言,小道亦可观。

五祖古名刹,楼台倚巑岏。

崎岖六七里,萦纡三百盘。

悬崖擢青士,夹道罗苍官。

飞泉响环玦,幽芳馥沉檀。

我来及新霁,千峰碧玉攒。

忽闻杞犬吠,旋觉壶天宽。

水声擢午暑,岚气生晚寒。

心目快开豁,腰脚嗟蹒跚。

看云更支筇,披风少凭栏。

欲营五亩宫,它年寄衰残。

试烦问祖师,莫作非意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连昌宫中马为乐,一时舞马黄金络。

君王养欲臣养文,忠鲠漫多宁救药。

嗷嗷万国风中船,樯倾柂坏夫何言。

潼关莫拒范阳贼,伤哉天厩空连钱。

翠华西去遥指蜀,应念霓裳旧家曲。

六军敢怒谁敢呵,马足空污太真肉。

始皇布漆徒坚城,元海斩木徒轻兵。

驱鱼驱雀强鹯獭,乃使后世蒙佳声。

乱离每忆升平日,忽对新诗重嗟泣。

望仙花草自春秋,怊怅六龙归未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