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斋盆兰一干数花山谷所谓蕙也初秋抽数干芳馥可爱因与次明道复赏而赋之

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

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

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

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

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

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

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

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小斋内欣赏盆栽兰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兰花的美丽与香气,以及与友人的欢聚之乐。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等,生动地描绘了兰花的形态与环境氛围。

首句“时雨袪残暑,凉飙集华轩”,以雨水消暑、凉风聚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为兰花的出场铺垫。接着,“春徂众芳歇,晚蕙抽璚根”,描述了春天过去,百花凋零,唯有晚蕙(兰花的一种)抽出晶莹的根茎,展现出其独特的生命力。

“重兹兰之属,不与凡卉群”一句,强调了兰花的独特与高贵,它不属于普通的花卉群体。接下来的“离离水苍佩,肃肃紫霞绅”则进一步描绘了兰花的形态,水苍佩形容其叶片的光泽,紫霞绅则比喻其花茎的优雅。

“耿耿孤榻畔,燕对如高人”将兰花置于孤榻旁,与燕子相对,如同高雅之人,进一步突出了兰花的高洁与脱俗。随后,“启扉得良友,列案罗清樽”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喜悦,通过开启门扉、排列案几、摆放酒杯的动作,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于焉抚灵植,一笑涤尘烦”则是诗人与兰花的亲密接触,通过抚摸兰花,释放内心的尘世烦恼,体现出对自然美的追求与心灵的净化。接着,“微风南牖来,浓馥散氤氲”描绘了微风吹过,兰花的香气弥漫四周的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兰花的香气之美。

“有时参鼻观,即之已无存”则通过嗅觉体验,强调了兰花香气的持久与深邃,仿佛香气已经融入了空气之中,难以捕捉。最后,“譬彼孤洁士,可望不可亲”将兰花比作孤洁之士,虽可仰望却难以亲近,体现了兰花的高雅与神秘。

“如何庭阶近,有此幽谷芬”表达了对兰花香气来源的疑问,虽然兰花就在近处,但其香气却如同来自幽谷深处,增添了神秘感。接下来,“相忘馀冽中,渐久不复闻”描述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兰花的香气逐渐淡去,但这种美好记忆却留在了心中。

“鲁哲日已远,楚累亦沈沦”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贤哲的怀念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时光流逝,美好事物终将逝去的主题。最后,“无能被雅操,且复酬芳魂”表达了诗人无法完全表达对兰花及古人雅操的敬仰之情,只能以诗歌的形式来纪念与回应。

整首诗通过对兰花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对友情的珍惜、对历史文化的缅怀,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丹阳道中次王直夫韵

句曲东来草树秋,车音隔陇思悠悠。

西风黄土污人面,落日青山触马头。

息影道傍分茂荫,濯缨桥下得清流。

平生笑杀朱翁子,辛苦刚酬妾妇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金陵咏怀

钟山日上紫烟收,金阙参差万瓦流。

帝业千年浮王气,都城百雉隐高秋。

声华谁觅乌衣巷,形胜空吟白鹭洲。

回首壮游心未已,西风策马看吴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秋日过竹堂

爱此萧条远市声,山门端不厌频登。

破除尘梦来看竹,妆点閒情坐有僧。

雨后秋光分短菊,樽前风味擘新橙。

兴怀先哲经游地,欲继高踪愧未能。

形式: 七言律诗

元日饮王汉章小楼

元日高楼小合并,物华无语岁年更。

一樽对面贫亲戚,四帙临头老弟兄。

恋腊馀寒风漠漠,入春生意雨盈盈。

向来日月寻常过,谁有㳙埃荅太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