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秋燕》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通过对秋燕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句“依人营垒画堂偏”,以“依人”二字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秋燕在画堂边营建巢穴的情景,暗示了燕子与人类和谐共处的画面。接着,“旧族乌衣信可怜”一句,通过“乌衣”这一意象,既指燕子家族的传统,也暗含了对燕子命运的同情,营造了一种凄美氛围。
“蛮语呢喃谁解识,于飞下上暂流连。”这两句进一步刻画了秋燕的习性与情感。燕子的“蛮语”在这里被赋予了神秘色彩,仿佛它们在低语交流,而“谁解识”则表达了对人类理解自然之美的渴望。燕子的“于飞下上”则生动描绘了它们在空中飞翔、地面停留的动态美,而“暂流连”则暗示了这种美好是短暂的,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杏花春色琼林后,杨柳西风古渡前。”这两句转而描绘了燕子活动的背景,杏花、琼林、杨柳、西风、古渡,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季节感和空间感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射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
最后,“弱羽倦飞归不得,海天故国路三千。”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燕子对故乡的思念与归家的渴望。燕子的“弱羽”象征着力量的微小,而“倦飞”则暗示了长途飞行后的疲惫。面对“海天故国路三千”的阻隔,燕子虽心系故乡,却难以跨越千里的距离,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秋燕的形象与生活状态,更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和乡愁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