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四)寺前放蝠

非虫亦非鸟,蝙蝠状独奇。

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

谈笑群客至,若不与闻知。

岂病身小弱,我为袖携归。

昏黄出山外,超然忽高飞。

飞鸣出意外,此类犹知时。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傍晚,师竹拜访友人伍硕甫后,一同泛舟西湖的情景,其中特别提到了在寺庙前放飞蝙蝠的趣事。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首先,“非虫亦非鸟,蝙蝠状独奇”两句,诗人将蝙蝠的独特形态与一般的昆虫和鸟类相区别,强调其独特的生物特征。蝙蝠虽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飞行生物,但其独特的飞翔方式和夜间活动习性,使其在自然界中显得尤为独特。

接着,“又有可奇者,孤眠寺榻西”则引入了一种更为生动的情境,描述了一只蝙蝠独自在寺庙西侧的榻上休息,这一场景既神秘又充满诗意,为后续事件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谈笑群客至,若不与闻知”表现了友人之间的轻松愉快,即使有访客到来,也并未影响他们自在的交谈,体现了深厚的情谊和生活的随意性。

“岂病身小弱,我为袖携归”一句,可能是在描述诗人或友人将蝙蝠带回家的情景,通过这一行为,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微妙而和谐的关系。

最后,“昏黄出山外,超然忽高飞。飞鸣出意外,此类犹知时”四句,描绘了蝙蝠在黄昏时分从山外飞出,自由翱翔于夜空中的景象。蝙蝠的飞行不仅展现了其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也暗示了生命在特定时刻的觉醒和自由。同时,诗人通过“飞鸣出意外”的描述,赋予了这一场景以诗意的想象空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以及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收录诗词(632)

许传霈(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五)岳坟醉酒

酌酒坐茅檐,檐短酒气吐。

高树蔽目前,全湖茫无睹。

结邻野人家,听我谈肺腑。

肺腑无可陈,岳坟一抔土。

洒酒不尽欢,拔剑思张弩。

铁人知不知,墓门寒千古。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其六)空谷传声

里湖夹两山,地势倍周匝。

左有放鹤亭,右有宝俶塔。

吟啸出其间,高岸为之答。

醉叱使退归,我亦素娴习。

无乃孤山孤,生性未能合。

樵歌起山头,竟不暇应接。

形式: 古风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其一)

不尽分离意,今宵付与多。

围炉成雅会,对酒发高歌。

苕水平如练,明湖净不波。

移舟当雪霁,皓月照藤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臈月将由杭之湖州次韵答载之(其二)

自问迂疏者,相知有几人。

十年倾盖旧,匝岁触怀新。

食右功期化,论交味饮醇。

他时重聚首,益智话频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