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赵春熙的《园居即事(其二)》描绘了诗人寓居园林的生活情境。首句“枉将春及告余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自嘲,暗示自己身处田园却未能及时察觉春意。接下来,“石砚为田敢望时”以砚台比喻耕作,表达诗人虽有志于学问,但因环境所限,难以期待大有作为。
“月不怜人光倍冷”借月光的寒冷,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落寞,花儿似乎也在嘲笑他的迟暮之态。“几行桃李留风月”则转而写园中的桃李,希望能留住自然的美好,以此自慰。“一桁云山当友师”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自然的敬仰,视山水为良师益友。
最后两句“不殖便深将落恐,腹撑何似有书诗”揭示了诗人的内心忧虑,担心如果不努力学习,才华便会消逝,如同园中未被耕耘的土地,不如充实自己,多读书诗来抵抗时光的流逝。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知识追求的执着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