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张中丞傅野万玉山房卷

吾慕竹溪逸,爱此竹树林。

悠然展幅素,绿玉何萧森。

万竿挺寒翠,千亩横素阴。

亦有高节士,结庐江水浔。

夹池乱橘柚,拂槛锵球琳。

讵开蒋诩径,但抚山公琴。

朅来仙省游,双管耀华簪。

截彼虬龙簳,写兹鷟鸑音。

无为眷荆渚,寤宿增遐心。

此君在几席,可以澹尘襟。

念本孤生植,冉冉泰山岑。

愿为琅玕赠,徙倚一长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竹林的向往与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憧憬。诗中以“竹溪逸”、“竹树林”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接着,诗人展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万竿翠竹挺立,千亩绿荫横铺,既有自然之美,也寓含着高洁之志。诗人还提到,竹林中有高风亮节之人,结庐于江边,与自然和谐共处。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绿玉”、“虬龙簳”、“鷟鸑音”,不仅描绘了竹子的形态美,也寓意着君子之德。同时,诗人通过“蒋诩径”、“山公琴”的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艺术的珍视。

最后,诗人感慨于远离尘嚣的竹林生活,希望以此作为心灵的慰藉。他想象自己成为那片竹林的一部分,与之相依相伴,以此净化心灵,远离世俗的纷扰。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王宫庶师竹请告南旋

凛凛岁云晏,雨雪弥中林。

念子即往路,河梁阻且深。

廿年事明主,谓比双南金。

国恩岂不怀,胡然有远心。

东皋解悬耜,中谷发鸣琴。

松萝夹户牖,山水流玉音。

何如长安游,舆马日骎骎。

素衣一以染,华发又欲侵。

蹇予鲁狂生,于今亦越吟。

送尔结长想,极目青山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贞妇吟为长安潘氏母赋

中庭何所有,艺彼竹与兰。

竹兰被户牖,玉树罗堂端。

天风西北吹,众香越以繁。

借问此何居,言之辛且酸。

本家东海上,羁旅在长安。

良人早见背,遗婴亦已单。

秉心在冰檗,谁能惜盛颜。

杨枝耀春华,柏枝凌岁寒。

岂无青阳辉,良非我所观。

补衣为儿襦,辍食为儿餐。

儿从长者游,断发佐儿欢。

以此持门户,幸不堕衣冠。

我闻慕且悲,此义世所难。

共姜名不沫,文母节未殚。

试为贞妇吟,一倡再三叹。

形式: 古风

上外舅秦翁生辰

近亲同里门,远亲异乡邑。

何况舅甥欢,津梁千里隔。

宿昔忝乘龙,门阑在咫尺。

阿翁豪且贤,雅称闾右室。

迟暮无它男,所托惟女息。

廿年随宦游,庭阶亦寥寂。

中岁鞠两雏,恩勤瘁心力。

女儿在襁褓,男儿操纸笔。

翁媪岁时来,抚摩均自出。

伊予久怀归,蹉跎年岁逼。

恻怆骨肉情,含辛念非一。

两雏忽相牵,长跪绕我膝。

届兹中元秋,阿翁弧矢日。

宾从列中堂,杯觞行络绎。

儿母在天隅,间阔增烦悒。

请耶篹片词,寄我离孙臆。

我闻两雏言,吟叹心戚戚。

孩抱亦何知,母慈良可识。

翁今七十三,媪亦过七十。

丹颜未全改,缜发但稍白。

矫矫矍铄姿,少壮或不及。

海桑千仞枝,池桃千岁实。

郁郁岱山松,累累丈人石。

持此寿翁媪,永列丹台籍。

时和复年丰,娱乐加餐食。

早晚归山樊,聚首多夷怿。

挥翰为长歌,歌阕情未极。

形式: 古风

冬夜方胥成过访

玄云结重阴,北风凄且寒。

端居寡言宴,惜此芳岁阑。

客从远方来,入门正其冠。

解装出所有,赠我青琅玕。

其物有光耀,握之感且叹。

华镫列堂隅,酌醴羞盘餐。

片言意气合,昵若平生驩。

风雅久沦替,学海多狂澜。

众目徒荧荧,谁为旷古观。

问君四方志,前路何漫漫。

时俗贱文史,世事多艰难。

勉哉树芳轨,荣名不可殚。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