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抚公陈静斋同登慧山韵

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

雨馀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

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

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慧山游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的交融。

首联“无事肩舆日到山,倚栏偏爱上池泉”,开篇即点出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乘着肩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来到山中,倚靠栏杆,特别喜爱那清澈的泉水。这里不仅描绘了山水之美,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

颔联“雨馀林鸟声犹涩,春老溪花色尚妍”,进一步描绘了雨后山林的景象。雨水过后,林间的鸟鸣声略显沙哑,但春天的老去并未减损溪边花朵的美丽,反而增添了几分成熟与韵味。这一联通过对比,展现了季节更迭中的自然之美。

颈联“簪绂喜同嘉燕地,风涛久谢乞归年”,转而写到了与友人的相聚之乐。诗人与友人在美好的地方欢聚,远离了世间的风浪与烦恼,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纪游须仗名公笔,净扫苍苔石上镌”,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有才华的文人能记录下这次旅行的美好,将这份记忆镌刻在石头上,使之流传后世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留念,也是对文化传承的一种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渴望,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27)

俞泰(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弘治十五年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官山东参政,嘉靖二年致仕,隐居芳洲,十年卒。好绘事,喜诗篇。有《芳洲漫兴集》

  • 字:国昌
  • 号:正斋
  • 籍贯:明常州府无锡
  • 生卒年:?—1531

相关古诗词

赠宜兴友人

好山吾郡说荆南,天与幽人着草庵。

坐踞松台延夜月,步随凫舄破朝岚。

茶经雅致追桑苧,橘颂高风忆子瞻。

咫尺未能驱俗驾,应从玉版特相参。

形式: 七言律诗

邃庵阁老宅赏灯限韵

芳宵娱客漫张灯,何幸龙门此共登。

放夜有恩宽汉禁,分盘随意出卢蒸。

未论火树三千架,真在瑶台十二层。

玉烛喜调今日泰,相公元不自言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题画

小舸系烟汀,谁知笛里情。

寒芦风瑟瑟,正是晚潮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题画送同年高颖之册封黄州

翘首东南几夕曛,归心时逐广陵云。

乘轩偶借天风便,喜读黄冈竹外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