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绂为赵县丞的弟弟因公事被拘押在司法机关,而他从台州赶来解救,等到案件平息后开始准备回家探望父母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亲情的深情厚谊和对友爱兄弟间深厚情感的赞美。
首联“急难每闻人共勉,况君骨肉最情深”点明了在危难时刻,人们通常会互相鼓励,而对于亲人之间的关系,情感更为深厚。接着,“不惟友爱弟兄义,正欲怡愉父母心”则进一步强调了兄弟间的友爱不仅仅是出于义务,更是为了使父母感到快乐和满足。
颔联“花底醉歌忘旅况,灯前欢叙话乡音”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花开的季节里,兄弟俩在花下饮酒高歌,忘记了旅途的艰辛;在灯火通明的夜晚,他们围坐一起,用家乡的方言交谈,分享彼此的故事。这种场景充满了家庭的温暖和兄弟间深厚的友情。
尾联“到家具庆尤堪美,椿桂满堂生昼阴”表达了对兄弟团聚的喜悦之情。当兄弟们回到家中,家中的气氛变得格外温馨,仿佛整个房间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息。这里的“椿桂”既指兄弟二人,也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生昼阴”则是说即使是在白天,家中的氛围也如同夜晚一样宁静祥和,充满了温馨和幸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兄弟间深厚的情感、对亲情的珍视以及家庭和睦的美好景象,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中重视亲情、友情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