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雪再用韵

一天风雪又深冬,添得诗人兴趣重。

压树只疑花扑地,看山无复翠为峰。

管弦沸沸青楼酒,台殿盈盈古寺钟。

忽听阳春歌绝调,令人不和若为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鉴赏

这首诗《对雪再用韵》是明代诗人王绂所作,通过描绘风雪中的冬日景象,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独特的审美视角。

首联“一天风雪又深冬,添得诗人兴趣重。”开篇即以“风雪”点题,渲染出冬日的寒冷与肃穆,同时暗示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激荡与兴趣的增加。这里的“兴趣重”不仅指对自然景观的兴趣,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艺术创作的渴望。

颔联“压树只疑花扑地,看山无复翠为峰。”进一步描绘了风雪中的自然景象。前句“压树只疑花扑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雪花覆盖树枝的情景比作花朵飘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雪花之大、之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种自然奇观的赞叹之情。后句“看山无复翠为峰”则从视觉角度出发,描述了在风雪中远眺群山,山色不再如往常那般翠绿,而是被白雪覆盖,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美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细腻入微的感受力。

颈联“管弦沸沸青楼酒,台殿盈盈古寺钟。”转而描绘了人间的热闹场景。前句“管弦沸沸青楼酒”描绘了繁华都市中音乐声喧闹、酒肆热闹的景象,体现了世俗生活的欢愉与繁华。后句“台殿盈盈古寺钟”则转向了寺庙,钟声悠扬,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与前一句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层次。

尾联“忽听阳春歌绝调,令人不和若为容。”在这一转折中,诗人突然听到了一首美妙的歌曲,这歌声如同阳春三月的温暖,触动了诗人的心弦。然而,面对如此美妙的旋律,诗人却感到难以回应,仿佛自己无法与之相匹配。这一细节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欣赏,也暗示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自我审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风雪、自然景观、世俗生活以及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生活的观察,更蕴含着诗人对艺术与人生境界的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实即中之杭州都纲

自是人天说法师,新承恩命授官资。

春乘短棹还山去,晓著方袍向阙辞。

楚甸苍茫残雪尽,海天空阔片云迟。

诸僧迎候知应久,共看松房偃旧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哭内弟赵叔平

我昔新婚子弱龄,而翁从戍适当行。

别离去国不足念,生死托孤深注情。

万事转看皆往梦,寸心犹恐负前盟。

别来十载不一见,老泪宁知为尔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胡直秀才下第归南京胄监生

白发科场未得名,乡闾先达半诸生。

典文深有披沙恨,失路能无抱玉情。

夜雨灯窗归上舍,春风花柳别都城。

秪今且让诸年少,他日鳌头属老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凝碧书房为江阴徐孟熙赋

爱尔高斋傍柳陂,绿阴长满读书帷。

晚凉灯火秋声早,昼静轩窗日影迟。

略洗竹林通鹤径,远分潮水入鱼池。

何当借地相邻住,白首同为岁晚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