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回峰韵

煖日浮烟翠欲消,四山空寂境萧条。

饱参禅老庭前柏,不问刘郎观里桃。

形式: 七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首句“煖日浮烟翠欲消”,以温暖的日光与浮动的烟雾交织,营造出一种既温暖又略带忧郁的氛围,翠色似乎在日光与烟雾的作用下逐渐消散,给人以时间流逝之感。接着,“四山空寂境萧条”一句,直接点明了环境的空旷与寂静,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孤独感和荒凉感。

后两句“饱参禅老庭前柏,不问刘郎观里桃”,则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探索。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禅师面前参悟的柏树,以及对桃花的淡然态度,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这里的“饱参禅老”不仅指长时间的修行,也暗含着深入理解与领悟的意味。“不问刘郎观里桃”,则借用了刘郎典故,暗示诗人已超越了对物质世界短暂繁华的追求,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内心的展现,构建了一个既具视觉美感又富含哲理思考的世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心灵双重美的追求。

收录诗词(179)

朱希晦(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末隐居瑶山,与四明吴主一、萧台赵彦铭吟咏雁山中,称雁山三老。明初荐于朝,命未至而卒。有《云松巢集》

  • 籍贯:温州乐清

相关古诗词

净名寺

才入清凉境,凭高意豁然。

山横烟簇簇,溜滴雨涓涓。

静坐维摩室,微参达磨禅。

秦名人已远,遗像阅千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无际老禅

万事不挂服,把茅还盖头。

林深从鹿卧,海阔任鸥浮。

圆泽三生契,曹溪一宿留。

我牵尘业在,衰白总成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失雁

畜尔经年久,悬知羽翮长。

别来应念侣,秋至忽南翔。

遽欲摩云汉,能无恋稻粱。

更防机事密,罗网不虚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秋日咏怀(其一)

老作衡门士,长思栗里翁。

鬓添今日白,颜减向时红。

满地蒺藜雨,一天鸿雁风。

伤心看江水,日夜只流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