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处亭

莫厌攻台万杵声,芝亭入望得双声。

快邀明月无馀地,俯瞰澄江不碍城。

花雨著人迷杖屦,松风呼梦绕厢荣。

弟兄丘壑平生事,付与鸣琴一再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不要厌烦攻打台湾时的万千锤击声,芝亭望去,景色优美,声音和谐。
邀请明亮的月光,无需多余的遮挡,俯瞰清澈的江水,它并不妨碍城市。
花瓣如雨洒在身上,让人陶醉,松风轻唤,梦境萦绕在厢房周围。
对于一生在山水间度过的兄弟情谊,就让这琴声再三弹奏以表达吧。

注释

攻台:攻打台湾,可能指历史事件或军事行动。
芝亭:地名,可能是一个景点。
厢荣:厢房周围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洪迈所作的《野处亭》。诗人通过描绘野处亭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首句“莫厌攻台万杵声”,可能指的是远处工地的锤声,诗人并不以此为扰,反而欣赏其中的节奏,仿佛乐音一般。"芝亭入望得双声",写的是在野处亭眺望,景色优美,仿佛能听到双重的韵律。

接下来,“快邀明月无馀地”表达出诗人邀月共赏的豪情,月光洒落无遮拦,澄江映照,城市景色一览无遗。“俯瞰澄江不碍城”进一步强调了视野的开阔和心境的坦荡。"花雨著人迷杖屦",诗人被繁花如雨的美景所吸引,连行走都忘记了,足见其陶醉之情。

“松风呼梦绕厢荣”则描绘了夜晚松风吹过,似乎在梦中萦绕,增添了诗意的氛围。最后两句“弟兄丘壑平生事,付与鸣琴一再行”,诗人将一生的山林隐逸生活,寄托于琴声之中,流露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志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野处亭的景致,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39)

洪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 字:景卢
  • 号:容斋
  • 籍贯: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 生卒年:1123——1202

相关古诗词

剩溪别墅

龙停休忆柳垂堤,正喜高风集剩溪。

流水直随青嶂下,孤烟更在白云西。

村舂接响声相赴,浦树连云望自迷。

无限新诗兼有酒,可能容我醉时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题蒋亿极目楼

楼下高低万井烟,楼头极目思悠然。

山围风景无馀地,户接星河不尽天。

闽岭百重通北路,楚江千里系东船。

客星先自留连在,惭愧郎官叶县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九月十七日夜度蔡道岭宿弥勒院

月出度松岭,露香霏羽衣。

肃肃夜气清,苍苍烟径微。

川光浴秋容,萝影挂夕辉。

冰轮碾空阔,飞辙无因依。

拟掬星渚波,恐触天孙机。

偓佺何时见,沆瀣聊独挥。

未应青霞志,即与素愿违。

稍休尘外轸,憩此岩下扉。

清吟写万籁,妙想绝百非。

不须河汉言,尽解纷华围。

飞仙亦戏剧,玄学乃庶几。

鳌山切丹极,岁晚行将归。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十一月十九日与仲猷大年绰中美中饮于南台

空山欲雪云冥冥,玉梅半开吾眼青。

此身垂欲走尘土,聊复举酒看峥嵘。

折腰向人不知耻,故园可锄在千里。

金昆石友一开眉,珍重道人相料理。

楚江东岸先人庐,竹君安否久无书。

归欤何时应白首,我食吾言如此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