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感赋六首(其四)

慷慨争挥壮士戈,洗兵竟欲挽天河。

苦烦父老通邛笮,难禁奸民教尉佗。

袄庙火焚氛更恶,鲛人珠尽泪犹多。

纷纷和战都非策,聚铁虽坚奈错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的《羊城感赋六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局动荡、社会矛盾的深切忧虑。首句“慷慨争挥壮士戈”描绘出壮士们奋起抗争的英勇画面,显示出强烈的爱国情怀。接着,“洗兵竟欲挽天河”运用夸张手法,表达出诗人希望彻底清除战争的强烈愿望。

“苦烦父老通邛笮,难禁奸民教尉佗”两句,反映出诗人对于地方治理的困扰,父老疲于应对纷争,而奸民又难以约束,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接下来,“袄庙火焚氛更恶”以“袄庙”被焚烧象征着民族精神的沦丧,气氛更加恶劣。“鲛人珠尽泪犹多”则借鲛人泣珠的典故,表达对国家财富流失的痛心。

最后两句“纷纷和战都非策,聚铁虽坚奈错何”揭示了诗人对时局无解的无奈,认为和战都不能解决问题,即使集聚再多的铁器,也无法改变错误的决策。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黄遵宪作为近代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虑。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羊城感赋六首(其五)

战台祠庙岿然存,双阙嵯峨耸虎门。

谁似伏波饶将略?犹闻蹈海报君恩。

要荒又议珠崖弃,霸业弥思纛屋尊。

最是凋零苏武节,无人海外赋《招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羊城感赋六首(其六)

木棉花落絮飞初,歌舞冈前夜雨馀。

阁道鸾声都寂莫,市楼蜃气亦空虚。

骑羊漫诩仙人鹤,驱鳄难除海大鱼。

独有十三行外柳,重重深护画楼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其三)

六月中兴赋《出车》,金陵王气复充闾。

华夷共主皆思服,尧舜如天尚病诸。

荡寇重编归汉里,和戎难下绝秦书。

只应文物开王会,珥笔曾夸太史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钟西耘庶常德祥津门感怀诗(其一)

雷动星驰入贡车,舌人环列护爻闾。

但占风雨都来享,偶断苞茅便问诸。

宅北曾分羲仲命,绥南远赐赵佗书。

盟津八百争朝会,犹记徵祥纪白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