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日猎城南,会者十人,以「身轻一鸟过,枪急万人呼」为韵,得鸟字

儿童笑使君,忧愠常悄悄。

谁拈白接䍦,令跨金騕袅。

东风吹湿雪,手冷怯清晓。

忽发两鸣髇,相趁飞虻小。

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

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

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

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

黑头已为将,百战意未了。

马上倒银瓶,得兔不暇燎。

少年负奇志,蹭蹬百忧绕。

回首英雄人,老死已不少。

青春还一梦,馀年真过鸟。

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

形式: 古风 押[筱]韵

翻译

孩子们欢笑着迎接官员,他的忧虑常常隐藏不露。
是谁轻轻拿起白羽箭,让他骑着骏马金騕袅。
东风吹落雪花,手冻得不敢触碰清晨的寒气。
忽然射出两支响箭,追赶着小小的苍蝇。
放开弓弦长啸一声,目光追随着孤独的鸿雁翱翔。
吟诗时忘了鞭策和缰绳,不说话时头也自然低垂。
回来后依然粗茶淡饭,只用盐豉煮芹蓼。
比起雷将军的英姿,他的眼神如霜鹘般明亮。
他年轻时已担任将领,经历百战却壮志未酬。
在马上倒置银瓶取酒,来不及点燃兔子来庆祝。
年轻时怀有奇异志向,却屡遭挫折满心忧愁。
回顾那些英雄人物,他们老去甚至死亡都不算少。
青春的梦想已成过往,剩下的岁月就像飞逝的鸟儿。
不要再去那猎鹰台上,一生嘲笑刘表的无知。

注释

儿童:小孩子。
笑:欢笑。
使君:官员。
忧愠:忧虑。
悄悄:隐藏不露。
白接䍦:白羽箭。
金騕袅:骏马名。
东风:春风。
清晓:清晨。
鸣髇:响箭。
虻:苍蝇。
孤鸿:孤独的鸿雁。
矫:翱翔。
鞭辔:鞭策和缰绳。
掉:低垂。
脱粟:粗茶淡饭。
芹蓼:芹菜和蓼菜。
雷将军:历史上的人物。
霜鹘:猛禽。
黑头:年轻时。
百战:多次战斗。
倒银瓶:倒酒。
得兔:捕获兔子。
蹭蹬:挫折。
忧绕:围绕的忧愁。
英雄人:英雄。
老死:老去或死亡。
青春:青春时期。
馀年:剩余的岁月。
呼鹰台:猎鹰台。
刘表:东汉末年的荆州牧。

鉴赏

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对英雄暮年的感慨。开篇“儿童笑使君,忧愠常悄悄”直接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儿童的天真烂漫带来的快乐,另一方面则是不经意间涌上的忧虑。

接着,“谁拈白接䍦,令跨金騕袅”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但这种境界又与现实中的忧愁形成了对比。东风吹雪的手冷和清晓的怯意,更增添了一份凄凉。

“忽发两鸣髇,相趁飞虻小”中,“两鸣髇”指的是猎犬追逐猎物时的叫声,这里象征着一种力量与速度,但又不免带有一种无常和短暂。"放弓一长啸,目送孤鸿矫"则是对远去之物的追忆与惆怅。

“吟诗忘鞭辔,不语头自掉”表达了作者沉浸在诗词中的忘我境界,但这种境界也被现实中不断出现的问题打断。"归来仍脱粟,盐豉煮芹蓼"则是对平淡生活的描写和对过去英雄生涯的回忆。

“何似雷将军,两眼霜鹘皎”中的“雷将军”形象鲜明,显示出一种英雄气概,但这种气概已被岁月所磨损。"黑头已为将,百战意未了"则是对过去英勇事迹的追念和对未来仍然坚持初心的决心。

“马上倒银瓶,得兔不暇燎”中,“倒银瓶”象征着一种意外和迅速,而“得兔不暇燎”则表现出一种紧迫感。"少年负奇志,蹭蹬百忧绕"是对青年时期抱负的追忆,以及这些抱负如何在种种忧虑中不断搁浅。

“回首英雄人,老死已不少”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英雄不再的哀叹。"青春还一梦,馀年真过鸟"则是对逝去青春和岁月易逝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莫上呼鹰台,平生笑刘表”中的“呼鹰台”象征着一种超脱,而“平生笑刘表”则是在对历史人物的评说中保持一份超然和豁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个人情感和英雄事迹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将官雷胜得过字代作

胡骑入回中,急烽连夜过。

短刀穿虏阵,溅血貂裘涴。

一来辇毂下,愁闷惟欲卧。

今朝从公猎,稍觉天宇大。

一双铁丝箭,未发手先唾。

射杀雪毛狐,腰间馀一个。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和参寥见寄

黄楼南畔马台东,云月娟娟正点空。

欲共幽人洗笔砚,要传流水入丝桐。

且随侍者寻西谷,莫学山僧老祝融。

待我西湖借君去,一杯汤饼泼油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台头寺步月得人字

风吹河汉扫微云,步屧中庭月趁人。

浥浥炉香初泛夜,离离花影欲摇春。

遥知金阙同清景,想见毡车辗暗尘。

回首旧游真是梦,一簪华发岸纶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台头寺送宋希元

相从倾盖只今年,送别南台便黯然。

入夜更歌《金缕曲》,他时莫忘《角弓篇》。

三年不顾东邻女,二顷方求负郭田。

我欲归休君未可,茂先方议斸龙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