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题周铁崖孝廉士綗藕湖泛月图

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

扁舟一叶秋俱远,摇曳柳枝疏影,竹枝新曲。

冰镜无尘留客住,待野鹭闲鸥同宿。

看极浦、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

曾记垂虹泛棹,红儿低唱,细和参差横竹。

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

望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

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

形式: 词牌: 八归

鉴赏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八归·题周铁崖孝廉士綗藕湖泛月图》描绘了一幅雨后池塘、傍晚林间的宁静画面。"池塘过雨,林阴催晚,流水数里绉玉",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水面如玉带般皱褶,流水潺潺,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扁舟荡漾,秋意渐远,"柳枝疏影,竹枝新曲",增添了淡雅的秋意和音乐般的韵律。

诗人借景抒怀,"冰镜无尘留客住",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留恋,期待与野鹭闲鸥共度时光。远处的渔火点点,"几点渔灯,伴夜静人独",更显孤独而深沉的情感。回忆起往昔泛舟时光,红儿轻唱,竹声悠扬,增添了温馨的回忆。

"紫云前度,碧云今夕,旧梦游仙重续",诗人将现实与梦境交织,表达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憧憬。抬头望向天际,"天高露迥,树杪烟鬟洞庭绿",描绘出一幅空旷而神秘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清凉与宁静。

最后,诗人以"清凉界、醉醒都好,戏采荷珠,归来衣袖馥"收尾,流露出对自然亲近的喜悦,以及泛舟归来时衣袖间残留的荷花香气,给人留下回味无穷的余韵。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收录诗词(236)

黄燮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剧作家。原名宪清。浙江海盐武原镇人。道光十五年(1835)举人,后屡试不第,晚年始得宜都县令,调任松滋,未几卒。少工词曲,中年以后始致力于诗文。其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咏史吊古之作深沉豪放,颇具特色。有《倚晴楼诗集》及《倚睛楼七种曲》传世

  • 字:韵甫
  • 号:韵珊
  • 籍贯:又号吟香诗舫主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偕实庵憩梅卿画兰室,灯下赋菊

曲巷黄昏,暗尘低衬雕轮转。

疏帘小院正西风,霜气催新雁。倚壁银缸乍剪。

画秋痕,露浓香浅。小窗月上,若聘幽兰,天然仙眷。

九陌烟花,艳桃秾李争寻遍。

怜伊高格不宜时,淡处知谁见。尚有词人醉眼。

但相对、无言自远。愿留残墨,添注寒泉,写成长卷。

形式: 词牌: 烛影摇红

花自落.张海门太史金镛嘱题其室人钱杜香女史画梅遗墨

春消息。付与画眉残墨。一两三枝烟寂寂。

暗香留素壁。帐里蘅芜难觅。梦里罗浮空忆。

萼绿华来无竟夕。月斜何处笛。

形式: 词牌: 谒金门

忆旧游.题叶润臣侍读名澧客舟听雨图

问秋来何处,向晚阴阴,入夜潇潇。

已苦难消领,况离筵酒醒,独枕心焦。

故人送我千里,情梦碎寒潮。

叹绮阁挑灯,篷窗拥被,各自无聊。兰桡。

系荒渡,念岁岁江湖,蓬泛萍飘。

一掬相思泪,化明珠零乱,洒向蘅皋。

图画未忍重看,尝惯可怜宵。

待共语羁愁,芦华万叠飞雁高。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琵琶仙.题谢梦渔太史增香南忆梦图,太史初以贫故遣其爱姬,已而及第,因作是图以志感悔

杨柳章台,早香絮落尽,游丝空结。

庭院谁伴吹箫,黄昏奈何月。

春去也、珠帘似雾,便钗影钏声都灭。

灼泪难封,蛮腰易减,鹦鹉休说。

恨当日、匆促分携,到事后、思量更凄绝。

难讳那时薄幸,对残灯呜咽。何处采、蘼芜怨绿。

问断红、愿化蝴蝶。毕竟世短情长,未能成佛。

形式: 词牌: 琵琶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