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氏书

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

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

席客聚立惊且叹,笔何劲健人柔夭。

昔时裴旻能剑舞,丹青助气精神超。

艺虽不同意有会,世事相假非一朝。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翻译

首先欣赏着雍姬跳着六幺舞,她的美丽如春花般在风中摇曳。
舞蹈结束后,她挥毫泼墨写下大字,玉手执笔,墨香如云烟缭绕。
忽然风雨突变,文鳐鸟白天飞翔,仿佛明珠跳跃。
宾客们惊讶而赞叹,惊叹她的笔力刚劲有力,却又不失女性的柔美。
从前裴旻擅长剑舞,绘画为他的剑气增色,精神焕发。
虽然艺术形式不同,但内在的精神相通,世间万物相互影响并非一日之功。

注释

雍姬:古代美女。
六幺:古代乐曲名。
妍葩:美丽的花朵。
英英:形容书法有力。
玉指:形容女子的手指白皙。
文鳐:神话中的鱼,据说能致雨。
裴旻:唐代著名剑客。
丹青:绘画和色彩。
精神超:精神饱满,超出常人。
世事相假:世间万物相互关联。

鉴赏

这首诗名为《观王氏书》,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诗中以舞蹈为引,描绘了王氏书法的风采。首句“先观雍姬舞六幺”以雍姬舞姿比喻书法的灵动,形象生动。接下来的“妍葩发艳春风摇”形容书法之美如春花绽放,富有生机。

“舞罢英英书大字”进一步将舞者与书法家相联,暗示书法的流畅和力度。"玉指握管浓云飘"则通过细腻的细节描绘,展现书写时的专注与美感,犹如云彩般飘逸。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运用奇特的意象,形容书法变化多端,如同文鳐在白天飞翔,明珠跳跃,富有动态感。读者在惊叹之余,也被书法的技艺深深吸引。

最后两句“昔时裴旻能剑舞,丹青助气精神超”借裴旻剑舞的典故,表达对王氏书法艺术精神层面的赞美,虽然两者形式不同,但都达到了超越常人的艺术境界。全诗以舞蹈比书法,既有形象的描绘,又有深沉的感慨,体现了梅尧臣对书法艺术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观史氏画马图

谁缝冰纨十二幅,画出胡马一百蹄。

胡人纵猎走且射,野牛骇怒头角低。

黄骢铁骝白的颡,散作五花毛不齐。

弯弓未发箭在手,二十五匹俱争西。

往闻胡瑰能画马,阴山七骑皆戎奚。

或牵或立或仰视,闲暇意思如鸣嘶。

风吹裘带旗脚展,沙草一向寒凄迷。

凤瓶挈酒鞍挂获,毡庐毳帐半隐堤。

君之二图诚亦好,若比瑰笔犹云泥。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观永叔集古录

古碑手集一千卷,河北关西得最多。

莫怕他时费人力,他时自有锦蒙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观扱兔

莽莽蒿莱下,纷纷狡兔迷。

枯枝坐守者,若个是忘归。

形式: 五言绝句

观何君宝画

燕马易画,吴牛难图。

马骨隐细牛骨粗,马毛厚密牛毛疏。

粗疏必辨别,细密多模胡。

乃知戴嵩笔,能出韩干徒。

干马精神在缰勒,嵩牛怒斗无牵拘。

昨日何家观小轴,绢虽破烂色不渝。

二头相觞角竞掎,前脚如跪后脚舒。

尾株榻直脊膂蹙,筋力写尽蹄腕殊。

一胜一败又苦似,胜者很逐败者趋。

卷穷赤印置小字,置字乃是陶尚书。

尚书国初人,爱画收几厨。

买时不惜金与帛,帛载牛车钱载驴。

后世儿孙不能保,卖人穷市无须臾。

凡目矜新不重故,千钱酬直皆笑愚。

四牛遂为何氏有,装背入眼天下无。

坐中吾侪趣已异,又喜玄女传兵符。

此本实称阎令画,下笔简细容颜姝。

三人鬼状一牛首,八女二十美丈夫。

黄帝中间荫葩盖,霞扇错玳旌拥朱。

冠服难知岁月远,但见仪卫森清都。

复观鹿台独夫受,妲己不笑何由娱。

酒池肉林骑行炙,剖心斮胫堪悲吁。

数幅吴王宴西子,綵舟张乐当姑苏。

宫娥数百簇高下,鬒髻一一红芙蕖。

黛峰细浪得平远,前对洞庭傍太湖。

商纣夫差可垂诫,历世传玩参盘盂。

雕鹰草木不足记,特咏此事心何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