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时进梅屋

张髯讲道吴王城,听受不懈惟王生。

读书折旋梅花侧,冷香吹入吾伊声。

仙芸岂是辟蠹草,古苔终开挂凤英。

春融太古有积雪,风度曲阑糁飞琼。

生于此时读书处,正值何逊吟诗成。

岂应娟娟旧时月,独留疏影当窗横。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王时进梅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雅致的画面。诗中以张髯讲道的吴王城为背景,主人公王生在此专心致志地聆听教诲,其专注程度可见一斑。他读书的姿态优雅,仿佛在梅花盛开的侧畔,冷香飘逸,融入了他朗朗的读书声中。

诗人进一步借用了梅花和仙芸的意象,暗示王生的品性高洁,如同仙芸能驱除书籍中的蛀虫,又如古苔虽老,仍能绽放出凤凰般的光彩。春天的气息中,积雪虽已融化,但仍有春风吹过曲栏,带来点点飞琼,增添了诗意的朦胧美。

最后,诗人感慨王生所处的正是诗兴大发之时,如同南朝文学家何逊般才华横溢。然而,即使窗外月色皎洁如昔,那轮明月也似乎特意留下梅影斑驳,映照着他的读书之地,增添了几分孤独与清寂之美。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赞美了王生的求知精神和环境的幽静高雅。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抱琴船头为谁鼓,满江秋声荻花浦。

鲸鱼出听掉尾声,曲终鸿雁起江浒,帝子降兮木叶下。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除夕

今日岁徂灯火明,欲雪未雪云冥冥。

贫家夜有轹釜声,十年飘泊吴王城。

安知节序儿女情,不眠坐数长短更。

但有榾柮煨砂瓶,煮茗亦得尊前倾。

檐冰铮然向阶落,北邻笙歌厌杯酌。

丈夫虽贫气不索,此意莫令羁旅觉。

形式: 古风

汝阳张御史死节歌

张御史,骂贼死,国忠臣,家孝子。

忠义国家培植来,白日照耀黄金台。

此身许国誓不二,不信白骨生青苔。

近者汝阳妖贼起,挥刀杀人丹汝水。

侯指头上獬豸冠,掌柱乾坤立人纪。

侯颈可断身可捐,义不与贼同戴天。

眦裂齿碎加愤怒,发直上指目炯然。

贼刀入口钩侯舌,舌断含糊骂不绝。

孤忠既足明丹心,三年犹须化碧血。

颜平原,张睢阳,一日虽短千载长。

人谁不死死忠义,汗简至今名字香。

朝廷易名赐庙食,人谁无心应感激?

坐令忠义销凶邪,凿井耕田歌帝力。

形式: 古风

沈孝孙孝感行,为谢医沈日新

吴东门,葑泥千顷曾无根。

舟行滉漾渺无际,天水日夜相吐吞。

太平日久、人烟聚落散布洲渚上,绳擉网罟往往成人村。

沈仲说父、奉其高年之祖母,避喧却扫于此安晨昏。

说也不惟、文行一如李令伯,零丁孤苦、形影相依惟此祖与孙。

祖母今年九十岁,十年三蒙赐帛恩。

孙扶母出拜君命,能无芳鲜列酒樽?

阿奶喜欢、一一为孙加啖歠,便出泄泻腑脏如雷奔。

耄龄久衰元气薄,数日不复欣盘飧。

说忧形于色,苦形于言。

东吴世医沈君日新父,与沈世契、如水有委则有源。

新至切母脉,察母虚实寒与温。

谓非药可疗,精凿曾经腊水浸,中有谷气可以回脾元。

作麋饮母病良愈,说也乐甚,再拜谢新难具论。

嗟哉说与新,时之人,孝如说、艺如新,皆可敦薄俗、厚彝伦。

只今圣王敷五教、举逸民,一朝徵车轰动龙伯国,陈情有表应更语谆谆。

新也上医国固有道,说也孝感、可以假上帝通神。

明是谓同姓,不减骨肉亲。

二子孝与艺,流布千秋春。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