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秋日归印山故居,因游仙人桥作二首(其一)

海上归来意怆然,石梁重自认秦鞭。

一庵斜日坠红叶,万嶂秋空开碧莲。

家近洞天宜入道,人经浩劫欲逃禅。

松楸古墓枌榆社,早结仙家未了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乙未秋日归印山故居,因游仙人桥作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海上归来的感慨,心情沉重,仿佛看到石梁上的秦鞭遗迹,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夕阳西下,红叶飘落,映照在古老的庵堂,秋空如洗,山峰如碧莲盛开,构成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

诗人身处家乡,自然环境优美,似乎暗示着他内心对出世修行的向往,认为自己适宜入道。经历世间浩劫后,他渴望通过禅修来寻求解脱。最后,他提及松楸古墓和社稷,表达了对故乡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竟的仙家缘分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乙未秋日归印山故居,因游仙人桥作二首(其二)

溪转峰回石气阴,悬崖高阁客登临。

虹腰一角连山合,雪乳千年古洞深。

入穴人疑营窟世,题桥诗总杂仙心。

中年学道时偏早,领略樨香思不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其一)

化碧三年血有痕,当年哀感满乾坤。

鹑维剪后天方醉,无路排云叩九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其二)

此局全输莫认真,东南风急海扬尘。

世间傥有虬髯客,未必扶馀别属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有书时事者,为赘其卷端(其三)

残山剩水冷斜晖,独向西风泪满衣。

皂帽藜床成底事?全家辽海管宁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