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熙宁误相老安石,恶政变尽法三尺。
头会箕敛祸尚可,动驱赤子陷锋镝。
端明相君从西来,大梁草木亦动色。
紫帘中坐女尧舜,甘雨一洗大地赤。
平生受用惟忠贞,妻无完裙面如腊。
十年布衾二顷田,走卒儿童服至德。
谁将诬语仆魏碑,丹心自有苍苍识。
至今涑水一卷书,尚为乾坤立人极。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陈孚所作,题为《野庄公与孚论汉唐以来宰相有王佐气象得四人焉命孚为诗并呈商左山参政谢敬斋尚书(其四)司马君实》。诗中,作者以熙宁年间王安石被误用导致恶政为背景,批评了苛政对百姓的伤害,尤其是对儿童的迫害。接着,诗人赞美了司马光(端明相君)的到来,他如同女尧舜般带来恩泽,使社会得以复苏。司马光的忠诚和节俭,以及他的美德影响深远,即使在困境中仍坚守忠贞,生活简朴。
诗中还提到有人试图诋毁司马光,但他的丹心最终被公正的历史所认同。最后,诗人提及司马光的著作《涑水记闻》,这部史书犹如人间的道德支柱,长久以来为社会树立了高尚的标准。
整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贤良政治的向往和对公正评价的坚持,体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不详
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明良千载事,际会古尤艰。
海岳归皇极,乾坤见紫山。
就汤三聘后,若孔一瓢间。
愿为苍生起,休辞鬓雪斑。
满箧诗章未必传,微官束缚正堪怜。
蘼芜满院又三月,苜蓿堆盘无一钱。
洛邑家书黄犬上,巴山旧业子规前。
夜听儿女青灯话,似觉朱颜老去年。
大极生乾坤,万化一橐籥。
孰为万化宗,天其付先觉。
伟哉百世士,逸响振木铎。
深衣花木间,清风藐独乐。
皇皇六合间,不朽惟此理。
至人妙气机,乃见混沌始。
春风七十年,鹤发映儿齿。
谁知玉雪胸,千载矢天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