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五)

残生光景满腔愁,平地江河汹涌流。

可痛事多周正月,不言心有晋春秋。

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

咄咄向天天不管,方来毕竟几时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余生的时光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平静的土地上江河却汹涌澎湃。
在正月里发生了很多令人悲痛的事情,虽然我沉默不语,心中却像《春秋》记载的历史一样波澜壮阔。
世俗之人即使不做梦也向往追求名利,人们满足后自己唱歌,却不知是谁在为他人付出辛劳。
我质问苍天为何如此冷漠,未来究竟何时才能停止这种无尽的忧虑?

注释

残生:指剩下的、剩余的岁月。
光景:情景,境况。
周正月:农历正月,新年之际。
晋春秋:这里比喻历史的沧桑变化。
俗饕:世俗的贪婪者。
饭牛:原意喂牛,此处比喻为他人付出。
咄咄:形容责问或惊异之声。
毕竟:终究,到底。
休:停止,结束。

鉴赏

这首宋诗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首句"残生光景满腔愁"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感到余生短暂而充满忧虑。"平地江河汹涌流"运用比喻,将内心的愁绪比作江河般翻腾不息,形象生动。

"可痛事多周正月"进一步强调了生活中的不幸和痛苦,"周正月"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世事的变迁,加深了愁绪的厚重感。"不言心有晋春秋"则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悲愤和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俗饕无梦亦寻鹿,人饱自歌谁饭牛"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世态炎凉,人们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忽视了基本的道德和对他人的关怀。"咄咄向天天不管"是对上天无常的质问,表达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最后两句"方来毕竟几时休"直抒胸臆,诗人感叹人生的苦难何时能结束,流露出对未来的悲观和对解脱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著作为南宋文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忧患意识。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四)

纷纷万变自鸿荒,人事都归梦一场。

龚胜馀生祇廉里,渊明初意岂柴桑。

山林有味儿亲圃,风雨无眠客对床。

衰老近来诸事废,渔樵唱和是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三)

老不能狂心自箕,览观宇宙百非宜。

沈舟那管帆争水,抱瑟难随竽用时。

祇把书医凭几困,閒从龟决访山疑。

夜来窗下青镫下,兀兀无言渺渺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二)

宇宙中閒战血腥,不才难应少微星。

穷顽得寿非三甲,老拙无文况六丁。

醉后时歌东里曲,閒中堪伴北山灵。

门前总是尘埃事,惟有梅花照眼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韵单君范行李中诸诗前数章自道后二章为单君作也八首(其一)

心如古井不生澜,无奈形骸寄两閒。

老境阳春亦风雪,危时明月自江山。

琴书有旧聊相与,门户虽贫未是閒。

儿女不知何世界,劝传花事已斓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