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映窗犹剩雪馀痕,瓶里梅花枕上闻。
一碗镫寒听夜雨,半床毡暖卧春云。
诗成始觉茶销睡,香尽翻嫌酒带醺。
我是挂冠林下客,山中安乐合平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深山中的生活情趣,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映窗犹剩雪馀痕”一句,勾勒出冬日清晨残雪未消的静谧画面,同时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变换。
接着,“瓶里梅花枕上闻”则是诗人在夜深人静之际,以瓶中梅花代替了外界的繁华,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得其乐的情怀。梅花不仅代表着坚韧不拔,更象征着高洁与孤傲,这里的“闻”字暗示诗人在听觉上感受到了梅花的清香,也许是精神上的慰藉。
“一碗镫寒听夜雨,半床毡暖卧春云”两句,则将时间推进到深夜与初春。诗人以一碗热茶抵御夜晚的寒冷,同时又在毡被中感受着春天的温暖,这种对比设置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雨声与温暖的毡被构成了一幅安详的图景。
“诗成始觉茶销睡,香尽翻嫌酒带醺”两句,展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他在完成诗作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沉迷于茶香之中,不自知地陷入了梦寐之间。而当香气消散,他又开始品鉴起酒来,但却对酒的味道有所挑剔。这不仅是对饮食生活的一种享受,更是诗人在精神层面上追求纯粹与完美的体现。
最后两句“我是挂冠林下客,山中安乐合平分”则直接点出了诗人的身份——一位挂却官帽、归隐山林之士。诗人自称“挂冠林下客”,既表明了自己的选择,也强调了个人的自由意志。而“山中安乐合平分”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肯定,显示出一种与世无争、心灵深处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情感投射,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享受山林生活的心境。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一种提升,也是对传统文化中“退隐”理想的一种诠释。
不详
闻说年来请洞霄,江湖奉使久勤劳。
有神仙处閒方得,用老成时退更高。
借宅但知新种竹,寻真想见旧栽桃。
浮梁居士尘埃甚,须发而今已二毛。
严子钓台畔,犹闻吟啸声。
荣华付诸弟,萧洒继先生。
自制茶枪嫩,新开酒面清。
红尘不抛摆,那得白云名。
九锁山中多隐仙,洞门终古掩云烟。
茶生东坞偏迎日,松老西岩不记年。
翠箬久藏千岁药,碧池深纳半山泉。
苍崖纵使秦驱得,未信能移一柱天。
仙潭觉海唐兴善,像设瑰琦古至今。
殿柱倒书雷部火,市桥横渡木观音。
窗前竹影摇金翠,风外莲香散水沉。
况有弥陀新建阁,动人无限往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