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火云犹未敛奇峰,攲枕初惊一叶风。
几处园林萧瑟里,谁家砧杵寂寥中。
此诗描绘了一幅初秋的景象和氛围,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观察。
"火云犹未敛奇峰" 中,“火云”指的是夏末秋初时常见到的浓烈而炎热的云气。这里通过“犹未敛”的字眼,表达了这种火辣辣的感觉尚未完全消散,而“奇峰”则是山川之美,一种自然景观的赞美。这两者的结合,不仅描绘出初秋时节的特有景象,也暗示了一种在炎热与凉爽之间的过渡感。
"攲枕初惊一叶风" 这句中,“攲”字形容人刚从睡梦中醒来,意指诗人是被“一叶风”惊醒的。这“一叶风”可谓是秋天到来的第一声召唤,它轻盈而又清晰,象征着季节更迭的微妙。
"几处园林萧瑟里" 这句话通过“几处”表达了不是单一地点,而是多个庭院都呈现出萧瑟的景致。萧瑟,是秋天特有的枯叶声响,它以一种独特的声音,诉说着大自然进入新的生命循环。
"谁家砧杵寂寥中" 这里则转向了人类活动的描写。“砧杵”是古时织布的工具,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诗人通过“谁家”的提问,营造出一种探寻和期待,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静谧与寂寞的情绪。这种情绪可能源自于秋天的萧瑟给人带来的孤独感,也或许是对劳作之声在寂静中的渴望。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初秋景象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更透露了个人情感的微妙变化。
不详
孤城深锁乱云间,城上云开面面山。
负郭惠泉谁共访,卫公诗碣绿苔班。
抱怀宁独固难穷,自与山林逸兴同。
白马岂能分辨客,青牛还会识仙翁。
凝神宅古河声里,望气台荒野色中。
试上高原长一啸,断蓬衰草掩秋风。
閒如云鹤散如仙,逸士声名处处传。
诗自会来轻物象,道从高后小林泉。
谋身只置煎茶鼎,积货惟收卖药钱。
见说新居更幽僻,为忧徵诏到门前。
儒家无外事,招客勘青编。
笔墨东西置,朱黄次第研。
频忧伤点窜,细恐误流传。
改易文辞正,增加字数全。
目因繁处倦,心向注中专。
端坐穷今古,披襟见圣贤。
疲劳时举白,游息或谈玄。
得兴忘昏旭,题名记岁年。
栖毫思确论,废卷恨忘篇。
鱼鲁皆刊定,谁人敢间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