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菩萨蛮》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傅熊湘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飞絮随风飘荡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东风吹絮无寻处”,开篇以东风起兴,引出飞絮的飘散景象,仿佛那轻盈的絮丝在春风中失去了归宿,四处飘荡,难以捕捉。这句既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
“等闲又挂江南树”,接着写飞絮偶然间挂在了江南的树梢上,这一句中的“等闲”二字,不仅表现了飞絮的随意与不经意,也暗示了主人公对这种景象的不经意或淡然态度。
“飞絮自年年”,飞絮每年都会出现,这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现象的循环往复,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轮回与不变。
“高楼人未还”,高楼之上,有人尚未归来,这里借飞絮的飘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担忧和期盼。
“欲呼飞絮语,莫倩风吹去”,诗人想要与飞絮交谈,表达心中的情感,但又担心风会将它们带走,无法实现对话,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
“吹去可怜伊,飘零无尽期”,最后两句表达了对飞絮命运的同情,感叹它们的飘零无定,没有尽头,隐含了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描绘飞絮的飘荡,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语言清新,情感细腻,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