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古恨未全裁,新恨多于陌上埃。

重到萧梁亡国地,堪哀,欲赋渐无瘐令才。

壮气已蒿莱,一任黄鸡白日催。

满眼迷离魑魅影,奇哉,何处吴儿可买呆。

形式: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南乡子》由刘永济创作于清末近现代初,其深沉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沧桑与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首句“古恨未全裁”,开篇即以“古恨”点明主题,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过往历史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未能完全梳理,留有余韵。紧接着,“新恨多于陌上埃”,将“新恨”与“陌上埃”进行对比,形象地描绘出新旧之恨如同尘埃般繁多,难以计数,表达了诗人面对不断涌现的遗憾与痛苦时的无力感。

“重到萧梁亡国地,堪哀”,诗人再次踏上曾经的故土,目睹昔日繁华之地如今的荒凉景象,不禁心生哀叹。这里的“萧梁亡国地”既指具体的地理空间,也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国家的兴衰,引发人们对历史命运的感慨。

“欲赋渐无瘐令才”,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但又感到力不从心,才华似乎逐渐枯竭。这一句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以及对自我能力的质疑。

“壮气已蒿莱,一任黄鸡白日催”,“壮气已蒿莱”意味着往日的豪情壮志已消逝,只剩下荒草丛生的景象,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理想的破灭。“黄鸡白日催”则运用了“黄鸡催晓”的典故,暗喻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强调了诗人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满眼迷离魑魅影,奇哉,何处吴儿可买呆”,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诡异的画面,满眼所见皆是魑魅魍魉的幻影,令人感到惊奇与不安。这里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困惑与恐惧,也可能是对人性阴暗面的一种隐喻。同时,“何处吴儿可买呆”一句,以幽默而略带讽刺的方式,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暗示了在复杂多变的社会中,保持简单与纯真可能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整体而言,《南乡子》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我等多个层面的深刻洞察与反思,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202)

刘永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二首(其一)

闻道东湖秋色好,吟筇懒上渔舟。

旧游零落几沙鸥。红衣应有恨,碧水不流愁。

一自津桥闻语鸟,琴尊犹此淹留。

人生自断岂天谋。不成岸壑卧,终见鹿麋游。

形式:

临江仙二首(其二)

满意故山林壑美,天教佚老吾庐。

醇风还记我生初。鸡豚喧社叟,幡鼓乐灵媭。

一觉黄粱犹未熟,眼前百鬼千狐。

漫惊东野隘天衢。有山焚介子,无地著潜夫。

形式:

临江仙.前词良苦,赋此自解

旷宇闲云何处著,回头笑指清虚。

此中楼阁赤霞扶。琅玕方日长,冠帔与时殊。

未识诗书缘底用,何劳贱墨尊儒。

陶公漉酒葛公呼。醉狂忘彼是,乌兔自乘除。

形式:

水调歌头.绍周惺园新筑成,歌此贺之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金门。

先生非仕非隐,何处置琴尊?

莫是壶公壶里,更向巢父巢内,分得一窝云。

不用凿坯遁,长足葆吾真。素王书,黄石策,锦囊文。

等是尘封蠹纸,今已不能神。

看到红桑生海,又见高陵为谷,我亦倦埃氛。

何日践佳约,千万买芳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