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昨夜惺忪强自支。更阑细细数归期。

起来愁损小腰肢。

倚镜慵慨金屈戌,解囊偷赠玉参差。

泪痕惟有枕绡知。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潘飞声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夜晚对未来的忧虑与期待,以及情感深处的微妙变化。

首句“昨夜惺忪强自支”,以“惺忪”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一夜未眠后的疲惫状态,却依然勉力支撑,暗示了内心的复杂情绪。接着,“更阑细细数归期”,在深夜静寂之时,主人公试图细数离别后相聚的日子,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盼。

“起来愁损小腰肢”一句,通过身体的反应,进一步表现了主人公内心的愁绪。起身后,原本轻盈的身姿因愁苦而显得沉重,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情感的沉重与压抑。

“倚镜慵慨金屈戌,解囊偷赠玉参差。”这两句描绘了主人公在镜子前的慵懒姿态,以及偷偷赠送礼物的动作。这里的“金屈戌”和“玉参差”分别指镜子上的装饰和珍贵的玉器,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在情感表达上的细腻与巧妙。

最后,“泪痕惟有枕绡知”一句,点明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悲伤与痛苦。泪水虽无声,但枕巾上的痕迹却见证了她的情感波动,这一细节既含蓄又深刻,让人感受到主人公情感的真挚与复杂。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主人公在离别与等待中的内心世界,以及情感的微妙变化,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收录诗词(209)

潘飞声(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如梦令.玉蓉楼录别

不分玉楼双凤。唤醒红窗幽梦。

半晌不抬头,只道一声珍重。休送。休送。

江上月寒霜冻。

形式:

重叠金.题小桥花史月下吹箫图

轻衫小扇人如玉。箫声吹堕秋云绿。何处问良宵。

烟波廿四桥。桥头秋露冷。脉脉芳心警。

待按玉珑璁。知卿是小红。

形式:

满庭霜.秋夜寄得月校书

银汉无声,青天似水,芳塘残雨初收。

玉箫清怨,吹梦堕南楼。

鸳枕昨宵凉透,寒镫下、顾影悲秋。

梧桐院,画屏深处,无睡待牵牛。银钩。

书小字,飞鸿遥寄,双桨兰舟。

想红笺才展,珠泪先流。

欲问潘郎近况,空跌宕、流水溪头。

垂杨外,二分明月,应是我新愁。

形式: 押[尤]韵

摸鱼儿.人日后一日招同李竹农庶常、杨超白别驾、萧伯瑶山人泛舟花埭,沽酒珠江,迟何一山贰尹不至

喜新晴、满江春色,游春花埭无数。

春波碧浣玻璃净,轻荡一枝柔橹。江外路。

听笛里香云,吹过鹅潭渡。虹船六柱。

有双髻携尊,双声度曲,翻入四红谱。

平生愿,看遍旗亭花絮。怀中彩笔能赋。

年来争奈游踪减,负了五湖烟雨。凭记取。

要整顿清狂,醉任群花妒。佳期未误。

待燕燕重来,绛纱笼壁,认我写诗处。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