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送黎六郎

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

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

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

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

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澈的冰壶尚不算最明净,少年如美玉般已有诗名。
听说嵩山峰峦间有许多古寺,不嫌弃佩戴低级官印前往阳城。
在红墙大院中受过严谨教诲,清晨离开,郊外满是飘飞的柳絮。
在河南庭院下拜见府尹,回阳城的路上山雾缭绕。
山雾弥漫,视线长久被遮蔽,钓鱼台的水绿了荷花已生长,少女祠庙周围寒花盛开。
县衙清闲,官吏傲骨自守,远离尘嚣,常常移竹疏泉,头戴头巾。
别说我去做那低头做官的人,哪里比得上在长安那些逢迎权贵的官员呢。

注释

冰壶:比喻清澈透明,这里指人的心地。
未为清:还不算最清澈。
少年如玉:形容少年纯洁美好。
嵩峰:指嵩山,五岳中的中岳。
黄绶:古代低级官员的标志。
阳城:地名,唐代属河南府。
朱门:代指富贵人家。
朝辞:早晨离开。
飞絮:柳絮,象征春天。
河南庭下:指河南府尹的官署。
府君:对府尹的尊称。
阳城归路:返回阳城的路。
山氛氲:山雾弥漫。
钓台:钓鱼的地方,常用来象征隐居之地。
水渌:水色碧绿。
少姨庙:祭祀少女的庙宇。
县闲吏傲:县里的闲职官员,傲骨自守。
与尘隔:与世俗之事隔绝。
岸帻:掀起头巾,表示轻松自在。
折腰官:低头弯腰的官,意指屈身事人。
长安折腰客:在长安做官,需要逢迎权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杂言送黎六郎》,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开篇“冰壶见底未为清,少年如玉有诗名。”两句,意在赞美黎六郎才华横溢,如同少年时代即显露才气,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定的生活态度,因为“冰壶见底”暗示了一种时间的流逝和物是人非的情境。

接着,“闻话嵩峰多野寺,不嫌黄绶向阳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远行时所经过之地的关注和想象,同时“不嫌黄绶”则表现出友情深厚。

“朱门严训朝辞去,骑出东郊满飞絮。”这两句,则是对黎六郎离别场景的描绘。“朱门”指的是官府大门,“严训”表明了告别时的正式和庄重,而“骑出东郊满飞絮”则形象地展现了离别的情景,诗人通过飞絮来烘托离别之情。

“河南庭下拜府君,阳城归路山氛氲。”这两句中,“河南庭下拜府君”表明诗人对友人的尊敬和不舍,而“阳城归路山氛氲”则是对友人归途所经过之地的描写,同时也透露出一份离愁。

接下来的“山氛氲,长不见,钓台水渌荷已生,少姨庙寒花始遍。”四句中,“山氛氲”重复强调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深,而“长不见”则是对未来的无奈预感。随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流逝和相见无期的情怀。

最后,“县闲吏傲与尘隔,移竹疏泉常岸帻。”和“莫言去作折腰官,岂似长安折腰客。”这四句,则是诗人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和对比。通过“县闲吏傲与尘隔”表达了对友人的羡慕,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而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否定性的提问来强调友情的珍贵,不愿将友人归入寻常百姓的境遇中。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深厚的情谊和不舍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人未来命运的关切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池上怀王卿

幽居捐世事,佳雨散园芳。

入门霭已绿,水禽鸣春塘。

重云始成夕,忽霁尚残阳。

轻舟因风泛,郡阁望苍苍。

私燕阻外好,临欢一停觞。

兹游无时尽,旭日愿相将。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

少年不远仕,秉笏东西京。

中岁守淮郡,奉命乃征行。

素惭省阁姿,况忝符竹荣。

效愚方此始,顾私岂获并。

徘徊亲交恋,怆悢昆友情。

日暮风雪起,我去子还城。

登涂建隼旟,勒驾望承明。

云台焕中天,龙阙郁上征。

晨兴奉早朝,玉露沾华缨。

一朝从此去,服膺理庶氓。

皇恩傥岁月,归服厕群英。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自蒲塘驿回驾经历山水

馆宿风雨滞,始晴行盖转。

浔阳山水多,草木俱纷衍。

崎岖缘碧涧,苍翠践苔藓。

高树夹潺湲,崩石横阴巘。

野杏依寒拆,馀云冒岚浅。

性惬形岂劳,境殊路遗缅。

忆昔终南下,佳游亦屡展。

时禽下流暮,纷思何由遣。

形式: 古风 押[铣]韵

至开化里寿春公故宅

宁知府中吏,故宅一徘徊。

历阶存往敬,瞻位泣馀哀。

废井没荒草,阴牖生绿苔。

门前车马散,非复昔时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