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袁中道所作的《病中漫兴八首》中的第二首,描绘了诗人病中寓居山园的生活情景。首句“山园十亩半新篁”,写出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清幽,新竹丛生,生机盎然。次句“嫁枣疏葵也似忙”,运用拟人手法,形容枣树和稀疏的葵菜仿佛也在为生活忙碌,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第三句“岂以心灰分去住”,表达了诗人虽然身体病弱,但并未完全心灰意冷,仍然有所期待和选择。第四句“总缘身病决行藏”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因病而决定静养,不再过多参与世事的决定。
第五、六句“空阶月洒花枝雪,静夜寒添鹤背霜”,通过描绘月光洒在花枝上如雪,以及夜晚寒气使鹤背上凝结霜华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最后一句“歌扇舞裙都委却,那伽妙定一炉香”,诗人放弃了往日的繁华娱乐,只剩下禅定修行,一炉香袅袅升起,象征着诗人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超脱。
整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生活的感慨,又有对自我心境的反思,体现了袁中道深沉的人生哲理和淡泊名利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