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李昌祺的《永思堂三首(其三)》表达了对往昔与亲人共度欢乐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失去亲人后的无尽悲痛。首句“忆昔承欢日”直接点题,回忆起昔日家人团聚的欢乐场景,而“沉思痛倍饶”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和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梦魂劳夜夜,泪眼湿朝朝”,通过描绘梦境中反复出现亲人的身影和日常生活中不断涌出的泪水,展现了诗人对亡者的深切怀念和日夜难眠的痛苦。诗人感慨岁月无情,“儿鬓霜频积”暗示自己年华老去,而亲人的墓地“亲茔树几凋”则象征着亲人的离世和家园的荒凉。
最后两句“山夷河可塞,此恨未应销”运用了强烈的对比,即使山可以填平,河流可以堵塞,但心中的悲痛之情却无法消除,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亲人的永恒怀念和无法填补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和生活中的孤寂哀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