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杂兴

春风动郊墟,村村事农务。

桑柘荫比邻,鸧鹒鸣高树。

访旧入城稀,持馌归田暮。

鸡犬识井闾,牛羊谙村路。

此中寡所营,悠然有真趣。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鉴赏

这首《田家杂兴》描绘了明代诗人徐熥眼中的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风吹拂下的乡村景象,以及农人们忙碌的身影。

“春风动郊墟,村村事农务。” 开篇即以春风为引,生动地描绘出春天到来时,郊野村庄里一片繁忙的农事景象。春风不仅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唤醒了村民们对新一年耕作的期待与热情。

“桑柘荫比邻,鸧鹒鸣高树。” 继而,诗人将视线转向村落四周,绿意盎然的桑树与柘树相互映衬,形成了一道道绿色的屏障,为邻里之间提供了遮阴避暑的场所。而高树上的鸧鹒鸟,欢快地鸣叫着,为这宁静的乡村生活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访旧入城稀,持馌归田暮。” 这两句则描绘了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对比。随着季节的变化,农人们频繁往返于田间与村落之间,他们或是为了给农田送饭(“持馌”),或是在日落时分返回家中。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虽然少了城市的繁华与喧嚣,却也少去了奔波与劳碌,显得更为宁静与和谐。

“鸡犬识井闾,牛羊谙村路。” 最后,诗人通过鸡犬与牛羊对村落环境的熟悉,进一步强调了乡村生活的自然与和谐。这些动物们在熟悉的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与人类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共生的乡村社会。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和谐生活方式的追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样的诗意描绘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与启示。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憩转华庵

精庐傍人境,虚寂无垢氛。

食施隔林鸟,衲挂前山云。

池光既澄洁,香气尤氤氲。

猕猴识戒律,狸犬嫌腥荤。

谈深不顾返,西岭将斜曛。

终当远城市,高卧辞人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对月迟王元直不至

孤馆寂无人,寒威满林樾。

天长雁影迟,露冷蛩声歇。

当尊翠霭深,倚杖苍苔滑。

故人期不来,惆怅花间月。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春日山居招袁无竞

晨起倦簪沐,便觉日停午。

梁间燕哺雏,竹外鸠呼雨。

碧藓盈阶除,幽花映窗户。

裁诗招所驩,愁心绕烟树。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送郑业师之汉阳

春风吹柳枝,处处鸣鶗鴂。

七十四老翁,犹作天涯别。

若比少壮游,此情倍呜咽。

贫来褐不完,老去头如雪。

游非尚子怀,辩岂君卿舌。

出门靡所甘,苦为饥寒迫。

湘江道路长,楚水烟波阔。

兹行毋滞淫,门人望回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