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扬州挥使顾廷玉

英武堂堂顾广陵,楼船随处狎良朋。

春花不到清歌院,驻节还依好事僧。

□□廿年常在客,平胡一剑拟先登。

东风岁岁能相会,消我端溪墨数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此诗《赠扬州挥使顾廷玉》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对扬州挥使顾廷玉的描绘,展现了其英武不凡的形象与高尚的品格。

首联“英武堂堂顾广陵,楼船随处狎良朋”,开篇即以“英武”二字点出顾廷玉的非凡气质,继而通过“堂堂”二字进一步强调其威严与气度。随后,“广陵”一词不仅指明了人物所在之地,也暗含着历史与文化的深厚底蕴。紧接着,“楼船”与“狎良朋”描绘出顾廷玉豪迈的生活态度与广交贤士的情怀,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既有军事才能又不乏文人雅趣的英雄形象。

颔联“春花不到清歌院,驻节还依好事僧”,则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展现顾廷玉的高洁情操。春花象征着繁华与诱惑,而“清歌院”则代表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顾廷玉虽身处繁华之地,却能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选择与“好事僧”为伴,体现了他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与高远。

颈联“廿年常在客,平胡一剑拟先登”,将时间跨度与军事行动相结合,展现出顾廷玉长期在外征战,但始终心系国家安危的忠诚与决心。一句“拟先登”不仅表达了他对战场的渴望与准备,更体现了其勇往直前、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

尾联“东风岁岁能相会,消我端溪墨数升”,以自然界的“东风”象征时光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同时,通过“端溪墨”这一细节,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艺术创作联系起来,暗示了顾廷玉不仅在战场上有所建树,在文墨之间亦有独到之处,展现了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塑造了一个既英勇善战又风雅高洁的英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顾廷玉的深切敬仰与赞美之情。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舟中听吴歌

静眠蓬底听吴歌,忆著农家事几何。

计亩分秧时雨足,涤场砻米晚凉多。

牛羊各队趋荒野,鸡鹜成群啄滞禾。

虽在虞廷闻九奏,耳根宿习未消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怀养素王用宾.内子云养素生日乃十月廿五也遂用前韵作二律俟到家持酒补之(其一)

惜春花吐小春馀,海上风光最可书。

度曲韦娘青玉案,吹箫子晋綵云车。

时称隐操谁能识,天与遐龄不待需。

凤嘴作胶鸾可续,明年看弄掌中珠。

形式: 七言律诗

怀养素王用宾(其二)

阿妹归来称寿馀,诸甥又捡绂麟书。

关西雀鳣推前辈,渭上态罴载后车。

北海酒尊能自献,南山诗句不劳需。

花前燕坐看花甲,百转千回一贯珠。

形式: 七言律诗

送佥宪杨惟高同年兼简陈邦贵

万山穷处见同年,不啻生平骨月缘。

休讶形容俱老大,且凭诗酒漫流连。

墨华晴洒周台雨,剑影徐销庾岭烟。

为问广西陈仲举,如何书札竟茫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